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劑𣃔也。从斤。金聲。
《字源》形声
《漢多》金文、小篆從「金」從「斤」,「斤」亦是聲符。本義不明。一說是截斷之意。一說「釿」即「斤」,即是斧頭。戰國時用作貨幣名和重量單位。
略說: 金文、小篆從「金」從「斤」,「斤」亦是聲符。本義不明。一說是截斷之意。一說「釿」即「斤」,即是斧頭。戰國時用作貨幣名和重量單位。
64 字
詳解: 金文、小篆從「金」從「斤」,「斤」亦為聲符。本義不明。一說是截斷之意。「斤」即「斧」之本字,故「釿」會以斧斷金鐵之物之意。《說文》:「釿,劑斷也。从斤、金。」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从斤、金會意,斤亦聲。謂以斤斷金也。」文獻中未見此義用例。
一說「釿」即「斤」,即是斧頭,「金」為意符,表示「斤」以金屬製造。《莊子.在宥》:「於是乎釿鋸制焉。」陸德明《經典釋文》:「釿,本亦作斤。」這句指於是用斧鋸之類的刑具來制裁他們。北齊劉晝《新論.適才》:「良匠善能運釿,故無棄材。」意謂一個技術精良的工匠善於運用斧頭,所以不會浪費木材;這句比喻賢君任用賢能。
「釿」亦為先秦貨幣名和金屬重量單位,戰國時東方各國多以「釿」為單位,尤以三晉最流行,至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被廢除。清吳大澂〈釿字說〉:「安邑一釿,今稱約重三錢。」據《中國歷代貨幣大系》,「釿布」是魏國鑄造的貨幣,亦為魏國通行的主要貨幣,分為「半釿」、「一釿」和「二釿」三等制。「半釿布」約為7至8克,「一釿布」重量參差,以15克為最常見,「二釿布」大致在22至30克之間。現存戰國貨幣中有「陰晉半釿」,「陰晉」是地名,地望在今陝西華陰,據《史記.秦本紀》記載,「陰晉」在戰國早期屬魏,公元前332年歸秦,並改名「寧進」,故「陰晉半釿」的鑄造年代在公元前332年之前。
金文用作重量單位。卅二年平安君鼎:「五益(鎰)六釿㪵(半)釿四分釿之冢(重)。」602 字相關漢字: 金,斤,斧
春秋-簡
侯馬盟書
戰國-金
戰國晚期
宋-印
廣韻
宋-印
增韻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春秋-簡
侯馬盟書
戰國-金
戰國晚期
宋-印
廣韻
宋-印
增韻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jin1同=斤 斧头斤
jin1古金属重量名,亦货币名 战国时期东方各国多以“釿”为单位,秦统一衡制时被废除
yin3截断;扭断
yin2平木器
yin2器凹下处叫釿,凸起处叫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