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di3。

①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a.下面;b.以后)。海~。~肥。

②末了:年~。月~。到~。

③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

④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

⑤何,什么:~事伤感。

⑥古同【抵】,达到。

㈡拼音de。同【的

㈢】

③。

异体:㡳 𢇝 𢇨 𢇹 𭙗

异体:㡳 𢇝 𢇨 𢇹 𭙗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テイ,タイ;そこ

底字字源已被关注:4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3

底字字源百家诸说,底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山凥也。一曰下也。从广。氐聲。

  • 《字源》形声

參「厎」。5 字相關漢字: 厎

底字字源演变,底字源流

底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底字源流

宋-印

廣韻

底字源流

宋-印

增韻

底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底字源流

宋-楷

古文四聲韻

底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底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底字书法,底字写法,底字图片

底字源流

三國-草

皇象(傳)

底字源流

唐-行

陸柬之

底字源流

宋-行

米芾

底字源流

宋-行

蘇軾

底字源流

宋-草

黃庭堅

底字源流

元-行

趙孟頫

底字源流

元-草

趙孟頫

底字源流

明-行

唐寅

底字源流

明-行

黃道周

底字源流

清-篆

永瑆

底字源流

清-篆

吳昌碩

底字源流

清-楷

鄧石如

底字源流

清-行

何紹基

底字源流

南北朝-楷

底字字源读音,底字字源字义及底字常用词组

  • di3物体的下层或下面

  • di3停滞;止住

  • di3底子;基础 如:白底红花

  • di3底细,事情的根源或内蕴 如:寻根问底

  • di3里面

  • di3旁边

  • di3隐藏

  • di3文稿

  • di3尽头,末尾

  • di3至,到

  • di3引致,达到

  • di3当

  • di3定

  • di3代词 1.表示指称,相当于“这”、“此” 2.表示疑问 a.相当于“谁” b.相当于“何”、“什么”

  • di3副词 1.表示程度 a.相当于“尽”、“极” b.相当于“多么”、“何其” 2.的确;确实

  • di3通=砥砥

  • di3通=低(di1)低

  • di3姓

  • de5助词 1.相当于=的 2.相当于=得的

底字康熙字典字源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𠀤音邸。

【說文】山居也。

 又【說文】下也。又【玉篇】止也。

【爾雅·釋詁】底,待也。

【註】止也。

【疏】底者,在物之下,是亦止也。

 又【玉篇】滯也。

【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

【註】底,滯也。

【晉語】戾久將底,底箸滯淫。

 又【增韻】器臀也。

【詩·大雅】于橐于囊。

【箋】無底曰橐。有底曰囊。

 又文書槀曰底。

【春明退朝錄】公家文書稿,中書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祕府有梁朝宣底二卷,卽貞明中崇政院書也。

 又凡供役使者曰小底。

【晉公談錄】皇城使劉承規,在太祖朝爲黃門小底。

 又設疑之辭。

【匡謬正俗】俗謂何物爲底。此本言何等物,後省何,直云等物耳。應璩詩云:用等謂才學,言用何等才學也。去何言等,其言已舊,今人不詳根本,乃作底字,非也。唐人詩多用底字。

【杜甫·寄王陶二少尹詩】文章差底病。

【韓愈·曲江寄白舍人詩】有底忙時不肯來。

 又與厎通。

【韻會】厎,通作底。

【詩·小雅】靡所底止。

【傳】底,至也。

 又與砥通。

【前漢·枚乗傳】磨礱底厲。

【註】底,柔石也。

 又叶都木切,音啄。

【郭璞·東海外大壑讚】寫溢洞穴,暵昏龍燭。爰有天壑,號爲無底。 說文(121)

底字说文解字字源

山凥也。[凥各本譌作居。今正。山當作止。字之誤也。字从广、故曰止凥。玉篇曰。底、止也、下也。廣韵曰。底、下也、止也。皆本說文。釋詁曰。底、止也。又曰。底、止、徯、待也。晉語。戾久將底。注曰。底、止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服注。底、止也。杜注。底、滯也。楚語。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注曰。底、箸也。按底訓止、與厂部厎訓柔石、引伸之訓致也、至也迥別。俗書多亂之。小雅。伊于胡厎。箋云。厎、至也。俗本多作胡底。]一曰下也。[下爲底。上爲葢。今俗語如是。與前一義相足。高唐賦曰。不見其底。虛聞松聲。列子。無底之谷。名曰歸墟。]从广。氐聲。[都禮切。十五部。按釋詁。替戾底厎尼定曷遏止也。釋文及唐石經不誤。郭注。厎義見詩傳。謂靡所厎止。伊于胡厎。傳曰。厎、至也。郭又引國語。戾久將底。此爲底字作注也。釋文底音丁禮反。厎音之視反。今薺旨二韵區別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