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ting3。棍棒。

㈡拼音ting4。

①杀猪后,在猪腿上划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然后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以便去毛:~猪。

②梃猪时用的铁棍。

异体:𬂹

异体:𬂹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チョウ,テイ,ジョウ;つえ,てこ

梃字字源已被关注:2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3

梃字字源百家诸说,梃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一枚也。從木。廷聲。

  • 《字源》形声

梃字字源演变,梃字源流

梃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梃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梃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梃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梃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梃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梃字书法,梃字写法,梃字图片

梃字源流

漢-篆

梃字源流

唐-行

顏真卿

梃字字源读音,梃字字源字义及梃字常用词组

  • ting3植物的干 如:木梃;竹梃

  • ting3劲直;挺直

  • ting3杖棒

  • ting3木片

  • ting4杀猪后,在猪腿上割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皮层往里捅叫做梃 捅成沟之后,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以便去毛除垢

  • ting4梃猪用的铁棍

梃字康熙字典字源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集韻】【正韻】徒鼎切【韻會】待頂切,𠀤音挺。

【說文】一枝也。

【徐曰】梃者,獨也。梃然勁直之貌。

【魏書·李孝伯傳】武陵王駿獻酒二器,甘蔗百梃。

 又【孟子】可使制梃。

【趙岐註】梃,杖也。

【前漢·諸侯王表】奮其白梃。

 又【類篇】唐丁切,音庭。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膠東國。 說文(121)

梃字说文解字字源

一枚也。[凡條直者曰梃。梃之言挺也。一枚、疑當作木枚。竹部曰。箇、竹枚。則梃當云木枚也。方言曰。箇、枚也。鄭注禮經云。个猶枚也。今俗或名枚曰個。音相近。按枚、𠏉也。一莖謂之一枚。因而凡物皆以枚數。左傳。以枚數闔。謂枚枚數之。猶云一一數之也。直者則曰梃。如孟子制梃、漢書白梃皆是。禮經脯梃字本作梃。亦作挺。俗作脡。誤也。詳肉部。]從木。廷聲。[徒頂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