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tuo1。古同【拖】。

㈡拼音chi3。顺着木纹剖开:“析薪~矣。”

㈢拼音yi3。

①施加。

②迁徙。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デ,タイ,イ,タ,シ,ジ,チ,ダ;ひく {"法務省戸籍法関連通達・通知": ["拕"]}

扡字字源已被关注:2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扡字字源演变,扡字源流

扡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扡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扡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扡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扡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扡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扡字字源读音,扡字字源字义及扡字常用词组

  • tuo1同=拕(拖)拕

  • yi3施加

  • yi3同=迻(移) 迁徙迻

  • yi3离

  • chi3同=搋 1.顺着木材的纹理劈开 2.强夺;褫夺搋

扡字康熙字典字源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韻】同拕。詳拕字註。

 又【集韻】待可切,駝上聲。引也。

【音學五書】古音徒可切。後人誤入紙韻。

【詩·小雅】伐木掎矣。析薪扡矣。詳掎字註。

 又【唐韻】移爾切,迤上聲。加也。又離也。

 又【集韻】【韻會】𠀤丑豸切,褫上聲。析也。又落也。與搋同。或作拸。

 又【集韻】【韻會】𠀤丈尒切,音豸。義同。又【集韻】丈蟹切,音廌。亦析也。

 又余支切,音移。遷徙也。

 又是義切,音豉。牽也。

【韻會】《說文》引《詩》漢五經本作杝,今文《毛詩》陸德明所定作扡,音異字異而義實同。◎按《詩·小雅·釋文》敕氏反。又疏云:扡者,施也。觀其裂而漸相施及也。諸家音訓多从紙韻,今依《類篇》以古音爲正,而餘音附之。


考證:〔按詩小雅箋註,敕氏反。〕 謹照原書箋註改釋文。 唐韻(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