鯁
【鲠】的繁体字。
异体:鲠
其它释义:古壮字释义
读音gangj。鱼刺。
异体: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コウ,キョウ;かたい,ただしい,なおい,わずらい
鯁字字源已被关注:3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3
《說文》魚骨也。从魚。㪅聲。
《字源》形声
宋-印
廣韻
增韻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唐-行
高正臣
元-楷
趙孟頫
geng3鱼骨;鱼刺
geng3骨、刺卡喉中
geng3阻塞
geng3害,祸患
geng3直,正直
geng3通=哽 哽咽哽
【亥集中】【魚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杏切,梗去聲。
【說文】本作𩹐,魚骨。
【廣韻】刺在喉。
【儀禮·公食大夫禮註】乾魚近腴,多骨鯁。
【前漢·賈山傳】祝鯁在後。又【廣韻】骨鯁蹇諤之臣。
【後漢·來歙傳】太中大夫段襄骨鯁,可任。
【註】骨鯁,喩正直也。又【淮南子·地形訓】蛟龍生鯤鯁。又與梗同。
【後漢·殷熲傳】至今爲鯁。
【註】與梗同。又【集韻】居孟切,音賡。義同。 說文(121)
魚骨也。[故其字从魚。與骨部骾字別。而骨骾字亦多借鯁爲之。爾雅曰。魚枕謂之丁。魚腸謂之乙。魚尾謂之丙。今益之曰魚骨謂之鯁、魚甲謂之鱗。魚臭謂之鮏。]从魚。㪅聲。[古杏切。古音在十部。]
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繁体字转换必应高清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