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hu1

①虎皮上的斑纹。

②汉字偏旁部首,俗称“虎字头”

异体:𧇁 𬻉 𮓗 ⾌

异体:𧇁 𬻉 𮓗 ⾌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コ,ク;とらかんむり,とらがしら

虍字字源已被关注:3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虍字字源百家诸说,虍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虎文也。象形。凡虍之屬皆从虍。讀若春秋傳曰虍有餘。

  • 《字源》象形 是象形字“虎”的省形,是虎的头部象形

  • 《漢多》字象虎頭形,突出虎口,本義為虎頭。

 略說: 字象虎頭形,突出虎口,本義為虎頭。

17 字

 詳解: 字象虎頭形,突出虎口,本義為虎頭。「虍」即「虎」字之省文,「虍」字甲金文皆象突出虎口的虎頭形。「虍」既用作聲符,如「虖」、「虚」,也用作義符,如「虐」。

  《說文》:「虍,虎文也。象形。凡虍之屬皆从虍。」段玉裁注:「虎文也。象形。小徐曰:『象其文章屈曲也。』荒烏切。五部。凡虍之屬皆从虍。讀若《春秋傳》曰『虍有餘。』有譌字,不可通,疑是『賈余餘勇』之賈。」「虎文」之說並不符合「虍」之本義。另有認為「虍」表「虎皮或獸皮」(徐中舒),也與「虍」之本義不符。

  「虍」在卜辭中表示地名,如《乙》8013:「:才(在)虍」。

  261 字相關漢字: 虎,虖,虚,虐

虍字字源演变,虍字源流

虍字源流

商-甲骨

賓組

虍字源流

宋-印

廣韻

虍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虍字源流

宋-篆

汗簡

虍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虍字源流

商-甲骨

賓組

虍字源流

宋-印

廣韻

虍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虍字源流

宋-篆

汗簡

虍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虍字字源读音,虍字字源字义及虍字常用词组

  • hu3虎皮上的斑纹

  • hu3未见貌

虍字康熙字典字源

【申集中】【虍字部】

〔古文〕𧇁【唐韻】荒烏切,音呼。

【字林】虎文也。

【六書正譌】象其文章屈曲也。

 又【通志·六書略】象虎而刳其肉其皮之形。

【類篇】凡虍之類皆从虍。○按《說文》《玉篇》《類篇》等書,虍虎虤分作三部,今从《字彙》《正字通》倂入。 唐韻(751)

虍字说文解字字源

虎文也。象形。[小徐曰。象其文章屈曲也。荒烏切。五部。]凡虍之屬皆从虍。讀若春秋傳曰虍有餘。[有譌字不可通。疑是賈余餘勇之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