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sha4

①“~血”古人盟会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如“~~为盟”。

②用嘴吸取。

异体:㰱 𣣨 𣣮 𬐬

异体:㰱 𣣨 𣣮 𬐬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ソウ,ショウ;すする

歃字字源已被关注:5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5

歃字字源百家诸说,歃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歠也。从欠。臿聲。春秋傳曰。歃而忘。

  • 《字源》形声

「欱」與「𦦕」、「欱」同,本義為飲血,古人會盟,微飲牲血,以示虔誠。《說文》:「歃,歠也。从欠臿聲。《春秋傳》曰:『歃而忘。』」參見「欱」。70 字相關漢字: 欱,𦦕

歃字字源演变,歃字源流

歃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歃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歃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歃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歃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歃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歃字书法,歃字写法,歃字图片

歃字源流

唐-楷

歃字字源读音,歃字字源字义及歃字常用词组

  • sha4饮血,古人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诚意

  • xia2同=𦦕 尝𦦕

歃字康熙字典字源

【辰集下】【欠字部】 【唐韻】山洽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洽切,𠀤音喢。

【說文】歠也。一曰歃血也。盟者以血塗口旁曰歃血。

【淮南子·齊俗訓】胡人彈骨,越人齧臂,中國歃血,所由各異,其於信一也。

【史記·平原君傳】王當歃血而定從。通作喢。

【後漢·馮衍傳】喢血昆陽。又通作唼。

【前漢·高帝紀】唼血而盟。

【集韻】或作𣣨、哈。

 又【廣韻】山輒切【集韻】色輒切,𠀤音萐。義同。

 又【集韻】迄洽切,音𪖨。與𦦕同。

【博雅】嘗也。或作欱。 說文(121)

歃字说文解字字源

歠也。[歠者、㱃也。凡盟者歃血。]从欠。臿聲。[山沿切。八部。]春秋傳曰。歃而忘。[隱七年左傳。歃如𡚶。服䖍曰。如、而也。臨歃而忘其盟載之辭。言不精也。許作而者、古如而通用。許所據與服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