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sou1

①寻求,寻找:~集。~寻。~求。~讨。~罗。~刮。~索枯肠。

②检查:~查。~身。~腰。~捕。~索。

异体:捜 摉 搜 𢅢 𢱻 𢯱

异体:捜 摉 搜 𢅢 𢱻 𢯱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ソウ,ショウ,ス,オウ,オ,シュ;さがす {"法務省戸籍法関連通達・通知": ["捜"]}

搜字字源已被关注:2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3

搜字字源百家诸说,搜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字源》形声 原为会意字。像以手持火炬在屋内搜索之形,本义是搜求

 略說: 從「手」,「叟」聲。初文作「叜」(隸變後作「叟」),會以手持火炬在屋內搜找之意,後被借作表示老者,又增「手」旁作「搜」表示搜尋、尋求義。

68 字

 詳解: 從「手」,「叟」聲。初文作「叜」(隸變後作「叟」),會以手持火炬在屋內搜找之意,後被借作表示老者,又增「手」旁作「搜」表示搜尋、尋求義。如《文選.左太沖〈吳都賦〉》:「相與昧潛險,搜瓌奇。」「瓌奇」指珍奇的東西。又如《文心雕龍.章句》:「是以搜句忌於顛倒,裁章貴於順序,斯固情趣之指歸,文筆之同致也。」

  「搜」也表示搜索、搜查。如《莊子.秋水》:「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陸德明釋文:「搜,索也。」《漢書.武帝紀》:「冬十一月,發三輔騎士大搜上林,閉長安城門索,十一日乃解。」

  「搜」可作象聲詞,形容疾速的聲音。如《詩.魯頌.泮水》:「角弓其觩,束矢其搜。」鄭玄箋:「束攵搜然,這勁疾也。」孔穎達疏:「搜為矢行之聲。」330 字相關漢字: 手,叟,叜

搜字字源演变,搜字源流

搜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搜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搜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搜字源流

宋-篆

汗簡

搜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搜字源流

宋-楷

古文四聲韻

搜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搜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搜字书法,搜字写法,搜字图片

搜字源流

唐-楷

歐陽通

搜字源流

唐-楷

張旭

搜字源流

唐-行

釋玄序集王羲之

搜字源流

唐-草

孫過庭

搜字源流

清-篆

吳讓之

搜字源流

清-篆

永瑆

搜字源流

近-草

潘伯鷹

搜字字源读音,搜字字源字义及搜字常用词组

  • sou1聚;集

  • sou1求;寻求

  • sou1搜索;搜查 如:搜捕;搜身

  • sou1检查;检点

  • sou1选择

  • sou1掏;挖

  • sou1象声词 形容疾速的声音

  • sou1通=獀 打猎獀

  • sou1通=埽(sao3) 清除;消除埽

  • xiao1[搜搜]也作“=叟叟” 动貌叟

  • sou4人名用字

  • shao3[搜攪]也作“攪搜” 扰乱

搜字康熙字典字源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韻】疎鳩切,音蒐。與𢯱同。

 又先侯切,潄平聲。義𠀤詳𢯱字註。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搜搜,動貌。亦省作叟。

 又蘇曹切,音騷。又蘇后切,音叟。義𠀤同。

 又先奏切,音潄。人名。

【莊子·讓王篇】王子搜援綏登車。

 又【集韻】【韻會】𠀤山巧切,音稍。攪搜,亂也。

【韓愈詩】炎風日搜攪。

【註】搜上聲。 集韻(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