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同【恒】字。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コウ;つね {"法務省戸籍法関連通達・通知": ["恒"]}

恆字字源已被关注: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5

恆字字源百家诸说,恆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常也。从心舟在二之閒上下。心㠯舟施。恆也。

  • 《字源》会意 甲骨文从月在二之间,当是取象于月在天地之间圆缺往复而寓永恒之意……本义是月上弦而渐满……日月经天、阴晴圆缺乃是固定不变的规律,因而引申为长久、恒心

  • 《漢多》徐灝金文從「心」從「亙」,「恆」是「亙」的後起字,「亙」象缺月之形,因月亮大部分時間是缺的,故以缺月為恆常。本義是恆常、恆久

 略說: 金文從「心」從「亙」,「恆」是「亙」的後起字,「亙」象缺月之形,因月亮大部分時間是缺的,故以缺月為恆常。本義是恆常、恆久(徐灝)。

65 字

 詳解: 金文從「心」從「亙」,「恆」是「亙」的後起字,「亙」象缺月之形,因月亮大部分時間是缺的,故以缺月為恆常。本義是恆常、恆久(徐灝)。《說文》:「恆,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閒上下。心以舟施,恆也。𠄨,古文恆从月。《詩》曰:『如月之恒。』」《易.恆卦》:「恆,久也。」

  小篆「月」旁訛變為「舟」形,參見「亙」、「恒」。

  金文用作人名。恆乍且辛壺:「恆乍(作)且(祖)辛壺」。郭店楚簡「亙」旁從「外」不從「月」,與《說文》古文形同。214 字相關漢字: 心,亙,月,舟,恒,外

恆字字源演变,恆字源流

恆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恆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恆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恆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恆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恆字字源读音,恆字字源字义及恆字常用词组

  • heng2长久;固定不变

  • heng2平常的;普通的

  • heng2恒心

  • heng2故法;常法

  • heng2副词 1.经常;常常 2.尝,曾经

  • heng2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x,巽下震上

  • heng2山名 五岳中的北岳 主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

  • heng2古州名 1.北周宣政元年置,治所在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南) 2.北魏太和十七年以司州改名,治所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 3.北周天和二年置,治所在盩厔县(今陕西省户县西北)

  • heng2姓

  • geng4上弦月渐趋盈满

  • geng4遍及

  • geng4通=亘(gen4) 绵延;连续亘

恆字康熙字典字源

【卯集上】【心字部】

〔古文〕𢛢𠄨【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登切,音峘。

【說文】常也。又卦名。

【易·恆卦】恆,久也。

 又【禮·月令】文繡有恆。

【疏】恆,故也。必因循故法也。又【周禮·夏官·司弓矢】恆矢痺矢,用諸散射。

【註】恆矢。安居之矢也。痺矢象焉。

 又山名。

【爾雅·釋山】恆山爲北嶽。

【史記·夏本紀註】恆山在定州恆陽縣。

【風俗通】北方恆山。恆者。常也。萬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

 又州名,漢恆山郡,周武帝置恆州,因山名。

 又姓。楚大夫恆惠公。

 又去聲。

【轉注古音】古鄧切,音亙。

【詩·小雅】如月之恆。

【註】恆,古鄧反。弦也。月上弦而就盈。亦作絚。

 又徧也。

【詩·大雅】恆之秬秠。

【註】恆,古鄧反。徧種之也。◎按此字體製不一,《說文》《集韻》《六書統》《說文》長箋》《精蕰正譌》等書从月从舟,辨駁更改,或省或幷,恐屬臆斷。因去古已遠,大篆,小篆已多不合,而況隷楷乎。凡講字形處,槩不贅引。 說文(121)

恆字说文解字字源

常也。[常當作長。古長久字衹作長。淺人稍稍分別。乃或借下帬之常爲之。故至集韵乃有一曰久也之訓。而篇、韵皆無之。此俗字之不可不正者也。時之長與尺寸之長、非有二義。]从心舟在二之閒上下。[上下猶往復也。]心㠯舟施。恆也。[謂往復遙遠、而心以舟運旋。歷久不變。恆之意也。宙下曰。舟車所極復也。此說會意之恉。胡登切。六部。俗本心上增一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