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mi2

①古同【蘼】。

②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

异体:𧃧

异体:𧃧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ビ,ミ; {"辞書類等による関連字": ["蘼"]}

蘪字字源已被关注:3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6

蘪字字源百家诸说,蘪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蘪蕪也。从艸。麋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金文從「艸」,「麋」聲,本義指蘪蕪,乃一種香草。《說文》:「蘪,蘪蕪也。从艸,麋聲。」

43 字

 詳解: 金文從「艸」,「麋」聲,本義指蘪蕪,乃一種香草(《玉篇》、《集韻》)。《說文》:「蘪,蘪蕪也。从艸,麋聲。」《爾雅.釋草》:「蘄茝,蘪蕪。」郭璞注:「香草,葉小如萎狀。」司馬相如《子虛賦》:「茳蘺蘪蕪,諸拓巴苴。」李善注引張揖曰:「蘪蕪,蘄芷也,似蛇牀而香。」意謂蘪蕪是一種外形酷似中藥蛇牀子,但有香味的植物。

  「蘪」又作「蘼」(《說文解字通訓定聲》)。李時珍《本草綱目》:「蘼蕪,一作蘪蕪,其莖葉靡弱而繁蕪,故以名之。」漢樂府〈上山採蘼蕪〉:「上山採蘼蕪,下山逢故夫。」古人相信蘼蕪能使婦人多子。據《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蘪蕪主治逆咳,定驚氣,僻邪和除蠱毒。

  金文從「艸」,「麋」聲,用作人名。白□父簋:「白(伯)□父乍(作)姬蘪寶簋。」姬蘪,人名,西周晚期姬姓婦人。全句指伯□父為姬蘪鑄造了一個寶貴的食器。360 字相關漢字: 艸,麋,蘼

蘪字字源演变,蘪字源流

蘪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蘪字源流

宋-印

廣韻

蘪字源流

宋-印

增韻

蘪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蘪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蘪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蘪字源流

宋-印

廣韻

蘪字源流

宋-印

增韻

蘪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蘪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蘪字字源读音,蘪字字源字义及蘪字常用词组

  • mei2[蘪蕪]也作“=蘼蕪” 香草名 川穹的苗 伞形科 多年生草本 根入药蘼

  • mei2野草丛生貌

  • mei2水草名

蘪字康熙字典字源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武悲切,音眉。

【說文】蘪蕪。

【爾雅·釋草】蘄芷蘪蕪。

【註】芎藭苗也。一名薇蕪。

【管子·地員篇】五臭疇生,蓮與蘪蕪,藁本白芷。

【左思·蜀都賦】蘪蕪布濩于中阿。

【博物志】諸物之相似亂者,蛇牀之亂蘪蕪。

 又【爾雅·釋草】蘪從水生。

【疏】草從水生曰蘪。

 又【揚子·方言】蘪,無也。

【註】謂草穢蕪也。

 又【韻會】忙皮切,音麋。義同。○按蘪蕪蘪字,《說文》从艸麋聲,《楚辭》作蘼,《相如賦》作䕻,同異雜出,不能歸一。然考《爾雅》《說文》作蘪,《五經文字》有蘪字,無蘼字,宜從經典爲正。 說文(121)

蘪字说文解字字源

蘪蕪也。[三字句。蘪蕪雙聲。]从艸。麋聲。[靡爲切。古音在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