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wei3。

①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巴。~鳍。鸟~。

②末端:排~。船~。~声。~骨。~灯。~数。~音。结~。扫~。虎头蛇~。

③在后面跟:~随。~追。

④量词,指鱼:三~鱼。

⑤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㈡拼音yi3。

①特指马尾巴上的毛:马~罗。马~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②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儿(雌蟋蟀)。

异体:㞑 𡱓 𡱕 𡱲 𡲵 𪨌

异体:㞑 𡱓 𡱕 𡱲 𡲵 𪨌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ビ,ミ;お

尾字字源已被关注: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3

尾字字源百家诸说,尾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微也。从到毛在尸後。古人或飾系尾。西南夷皆然。凡尾之屬皆从尾。

  • 《字源》会意 形体确为人系一尾形

  • 《漢多》甲金文從「人」從倒「毛」,象人的臀部後有一尾形。「尾」非人有尾,而是古服飾有尾。

 略說: 甲金文從「人」從倒「毛」,象人的臀部後有一尾形。「尾」非人有尾,而是古服飾有尾。

40 字

 詳解: 甲金文從「人」從倒「毛」,象人的臀部後有一尾形。「尾」非人有尾,而是古服飾有尾。《說文》:「尾,微也。从到毛在尸後。古人或飾系尾,西南夷亦然。凡尾之屬皆从尾。」按《後漢書.西南夷列傳》:「槃瓠之後,好五色衣服,製裁皆有尾形」,說明西南夷衣服好以尾作裝飾。雲南晉寧石寨山所見的青銅器,亦可證滇人有衣服帶尾的習慣(汪寧生)。甲骨文「僕」字亦綴尾形,可參見「僕」。

  甲骨文「尾」字辭義不明,疑用作方國名(徐中舒,參《合集》136正)。金文「尾」字用作人名。

  「尾」於戰國楚竹書中用作本義,《上博三.周易》簡30:「初六,遯丌(其)尾,𥖣(厲)。」意思是初六爻是遯卦之末尾,將有危險(季旭昇)。

  「尾」與「微」古字通。《論語》中的微生高,《漢書.古今人表》、《戰國策.燕策》並作尾生高。《尚書.堯典》中「孳尾」一詞,《史記》作「字微」,足見兩字之音義相同。

  「尾」的詞義逐步擴大,從人背後的裝飾引申為動物的尾巴,進一步引伸成末端的意思,如年尾、尾聲。另外,有些古文字本來從「尾」,後來因省變的關係,都變成了從「尸」的字,參見「屈」。466 字相關漢字: 人,毛,僕,微,尸,屈

尾字字源演变,尾字源流

尾字源流

商-甲骨

賓組

尾字源流

楚-簡

曾侯乙墓

尾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尾字源流

秦-簡

關沮

尾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尾字源流

宋-印

廣韻

尾字源流

宋-印

增韻

尾字源流

宋-篆

汗簡

尾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尾字源流

宋-篆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尾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尾字源流

宋-楷

古文四聲韻

尾字源流

宋-楷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尾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尾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尾字书法,尾字写法,尾字图片

尾字源流

漢-隸

尾字源流

三國-草

皇象(傳)

尾字源流

唐-行

杜牧

尾字源流

宋-行

蘇軾

尾字源流

宋-行

米芾

尾字源流

宋-行

黃庭堅

尾字源流

元-草

趙孟頫

尾字源流

明-篆

趙宦光

尾字源流

明-行

文徵明

尾字源流

明-草

祝允明

尾字源流

清-篆

永瑆

尾字源流

清-篆

楊沂孫

尾字源流

清-篆

吳大澂

尾字源流

清-隸

董邦達

尾字源流

清-楷

何紹基

尾字源流

清-行

趙之謙

尾字源流

近-楷

沈尹默

尾字字源读音,尾字字源字义及尾字常用词组

  • wei3尾巴,鸟、兽、虫、鱼等脊椎动物驱赶末端突出的部分(通常指肛门以后的部分) 一般把身体后端的器官统称尾,如尾羽、尾鳍、尾鳃、尾柄、尾扇等

  • wei3鸟兽虫鱼交配

  • wei3末端;末尾 如:年尾;船尾;尾声

  • wei3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没有了结的事情 如:尾数;扫尾

  • wei3在后跟随

  • wei3水流的下游

  • wei3边际;边界

  • wei3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六宿 有星九颗

  • wei3量词 相当于“头”、“条”

  • wei3通=媺(mei3) 好貌媺

  • wei3姓

  • yi3口语音 用于“尾巴”、“尾儿”等词

尾字康熙字典字源

【寅集上】【尸字部】

〔古文〕𡱕𡱓𡲵【廣韻】【集韻】【正韻】無匪切【韻會】武匪切,𠀤音委。

【說文】微也。从倒毛在尸後。

【玉篇】鳥獸魚蟲皆有之。又末後稍也。

【易•未濟】狐濡其尾。

【書•君牙】若蹈虎尾。

 又【詩•邶風】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註】瑣,細。尾,末也。

 又【戰國策】王若能爲此尾。

【註】終也。

 又東方星名,十八度尾爲大辰。又次名。

【禮•月令】日月會於鶉尾,斗建申之辰也。

 又底也。

【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

【註】尾猶底也。言其源深出於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

 又【書•堯典】仲春鳥獸孶尾。

【註】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因物之生育,驗其氣之和也。

 又陪尾,山名,在江夏安陸縣。一名橫尾。一曰負尾。

 又姓。

【左傳】殷民六族有尾勺氏。又漢劉虞吏尾敦。


考證:〔【爾雅·釋水】瀵大出尾。〕 謹照原文尾下增下字。 左傳(-451)

尾字说文解字字源

微也。[微當作𣁋。𣁋、細也。此以㬪韵爲訓。如門捫也、戸護也之例。方言曰。尾、盡也。尾、梢也。引伸訓爲後。如晉語歲之二七。其靡有微兮。古亦叚微爲尾。]从到毛在尸後。[到者、今之倒字。無斐切。十五部。今隷變作尾。]古人或飾系尾。[未聞。鄭說韍曰。古者佃、漁而食之。衣其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後王易之以布帛。而獨存其蔽前者。不忘本也。按蔽後卽或飾系尾之說也。]西南夷皆然。[後漢書西南夷列傳曰槃瓠之後、好五色衣服。製裁皆有尾形。按尾爲禽獸之尾。此甚易解耳。而許必以尾系之人者、以其字從尸。人可言尸。禽獸不得言尸也。凡全書內嚴人物之辨每如此。人飾系尾。而禽獸似之。許意如是。]凡尾之屬皆从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