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ci3

①清,鲜明。

②出汗。

③用笔画蘸墨:~笔画作书。

异体:𣸆

异体:𣸆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セイ,サイ,シ;

泚字字源已被关注:2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4

泚字字源百家诸说,泚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淸也。从水。此聲。

泚字字源演变,泚字源流

泚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泚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泚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泚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泚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泚字书法,泚字写法,泚字图片

泚字源流

唐-楷

柳公權

泚字源流

元-行

鮮于樞

泚字源流

明-楷

黃道周

泚字源流

清-隸

鄭簠

泚字源流

近-草

沈尹默

泚字字源读音,泚字字源字义及泚字常用词组

  • ci3清澈

  • ci3冒汗;汗出貌

  • ci3揣测

  • ci3通=玼 鲜明貌玼

  • ci3渍

  • zi3古水名

泚字康熙字典字源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千禮切【集韻】【韻會】【正韻】此禮切,𠀤音玼。水淸也。

 又鮮明貌。

【詩·邶風】新臺有泚。

 又汗出貌。

【孟子】其顙有泚。

 又【廣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𠀤音此。義同。

 又【集韻】蔣氏切,音紫。水名。

【山海經】長沙之山,泚水出焉。

【水經】泚水,出泚陽東北大胡山。

 又【山海經】石者之山,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東始之山,泚水出焉,東北注于海。○按水出泚陽大胡山者,《後漢書·光武紀》作沘水,沘陽。而水經作泚水,泚陽。互見四畫沘字註。考證:〔【說文】長沙之山,泚水出焉。〕 謹按此二句出山海經不出說文。謹據改山海經。 說文(121)

泚字说文解字字源

淸也。[此本義也。今詩新臺有泚。毛曰。泚、鮮明貌。此假泚爲玼也。]从水。此聲。[千禮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