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稻餠也。从𠊊。次聲。
略說: 小篆「餈」從「食」,「次」聲,本義是米餅、粉餅、糕餅,國人或稱為「糍粑」;廣東南海一帶稱之為「齊」(䭣)。
53 字
詳解: 「餈」的本義是用米粉做成的餅。「餈」又寫作「䭣」、「粢」、「糍」,《說文》:「餈,稻餠也。从食,次聲。䭣,餈或从齊。粢,餈或从米。」
「餈」是米類穀物製成的餅,因用料和做法有異,全國各地有不同的名稱。江蘇湖湘一帶用糯米蒸熟,搗碎搓成粉餅,稱為「糍粑」。廣東也有此俗,新會市的農鄉村民把糯米磨成粉,和水搓挪成圓形,壓扁成圓餅,再入鑊煎成粉餅,稱為「餈仔」(取其小巧扁圓)。而廣東南海九江鎮(今已建市)的鄉民則用粘米粉混和紅糖水(俗稱「片糖」,即甘蔗做的糖),搓成圓柱,蒸熟後以線切成圓形的餈餅享用,或另以粉團搓成元寶、慈菇等形狀的物品,連同餈餅以竹籤串成寶塔作祭祀之用;此俗只會在過年才有,九江鄉民稱為「做餈」或「做大餈」;九江人「餈」讀為「齊」(取其齊整、齊全之意),古「餈」字又寫作「䭣」,反映九江人讀音之古雅。
古人已指出江蘇做餈餅的風俗。《說文解字注》:「《方言》曰:『餌謂之餻,或謂之粢,或謂之𩚹,或謂之餣,或謂之䬧,謂米餅也。』《周禮.天官冢宰.籩人》「糗餌、粉餈」注曰:『餌餈皆粉稻米、黍米所為也,合蒸曰餌,餅之曰餈。糗者,擣粉熬大豆為餌,餈之黏著以粉之耳。餌言糗,餈言粉,互相足。』按許說與鄭不同,謂以稬米蒸孰,餅之如麫餅,曰餈,今江蘇之餈飯也。粉穤米而餅之而蒸之,則曰餌。」《說文解字約注》:「湖湘間以稬米蒸熟,搗之成餅,名曰糍粑。音讀如慈,即餈也。俗以中秋節為之。又或粉稬米為小餅,復蒸之使熟,名曰年粑。俗以改歲時為之。二者皆易黏箸,以生米粉傅之。」
按段玉裁指出根據許慎,把糯米蒸熟再搗成餅狀,稱為「餈」;而用糯米粉挪成餅再蒸熟,稱為「餌」;此做法符合今天江蘇的習俗。但是根據《周禮》鄭玄注,「餌」、「餈」皆用磨成粉狀的稻米和黍米做成。把稻米粉和黍米粉混和在一起整盤蒸熟,稱為「餌」,做成餅狀,稱為「餈」;鄭玄所注解的做法,符合廣東的習俗。
傳說春秋末期鲁國(今山東曲阜)人公輸般發明了「磑」(石磨),戰國時人民已將米、麥磨成麵粉,用麵粉做餅吃。《周禮.天官.籩人》的「糗餌粉餈」是其書證(參《二十六史精要辭典》頁304)。
「餈」的異體又作「糍」,因為「餈」多用糯米做成,所以今天常吃的糯米糍的「糍」,即是「餈」。918 字相關漢字: 食,次,齊,䭣,粢,糍,餌,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