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lian2。

①(水)平静:“河~海夷。”

②味淡薄。

㈡拼音lian3。“~~”水快凝结成冰的样子,如“水~~以微凝。”

㈢拼音nian2。古通【黏】,黏着:“则虽有深泥,亦弗之~也。”

㈣拼音xian2。水喷出沾在其他物体上。

㈤拼音xian4。以水浸物,使冷却。

异体:

异体: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レン,デン,ネン,カン,ガン,ゲン,ラン,リン;

溓字字源已被关注:3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3-31

溓字字源百家诸说,溓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溓溓、薄仌也。或曰中絕小水。又曰淹也。从水。兼聲。

溓字字源演变,溓字源流

溓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溓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溓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溓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溓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溓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溓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溓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溓字字源读音,溓字字源字义及溓字常用词组

  • lian2薄水;淡薄

  • lian2大水中断小水流出

  • lian2小水

  • lian2淹

  • lian2恬静貌

  • lian2同=濂 水名濂

  • lian3薄冰

  • lian3浸,沤

  • xian2濆水沾物

  • xian4以水浸物使冷却

  • nian2通=黏 相黏着黏

  • lin2同=瀶瀶

溓字康熙字典字源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集韻】𠀤勒兼切,音濂。

【說文】中絕小水。與濂同。

 又【集韻】離覽切,音廉。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泥占切,音粘。與黏同。

【說文】相著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輸入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

【註】溓讀爲黏。謂泥不黏著輻也。

 又【廣韻】良冉切【集韻】【正韻】力冉切,𠀤音斂。漬也。一曰薄冰。

【潘岳·寡婦賦】水溓溓以微凝。

 又【廣韻】力忝切【集韻】盧忝切,𠀤音稴。義同。又恬靜貌。一曰小水。

 又【集韻】乎監切,音銜。濆水沾物也。

 又乎韽切,音陷。沉物水中使冷。

 又兩減切,音臉。味薄也。

 又犁針切,音林。與瀶同。一曰寒也。 說文(121)

溓字说文解字字源

溓溓、薄仌也。[溓溓二字依文選注補。潘岳寡婦賦曰。水溓溓以微凝。按食部䭑下云。讀若風溓溓。葢當云讀若風溓之溓。風溓、謂風之蹙凌也。]或曰中絕小水。[玉篇、廣韵作大水中絕小水出也。當是古人所見完本。後奪誤爲四字耳。謂大水中絕小水之流而出也。八字一句。公羊傳曰。周公盛。魯公燾。羣公溓。何曰。盛者、新穀。燾者、冒也。故上以新也。溓者、連新於陳上財令半相連耳。此溓引伸之義也。公羊疏。本作溓。今本公羊作廩。誤。鄭注周易引羣公溓、見詩采薇正義。]又曰淹也。[晁以道云。唐本有此四字。楊上善注素問云。溓、水靜也。於此義相近。淹篆下無此義。於此補見。]从水。兼聲。[力鹽切。七部。按宋晁以道所據唐本力簟反。楊上善素問注廉檢反。李善文選注力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