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拨】的繁体字。

异体:拨 𫝼

异体:拨 𫝼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ハツ,バチ,バツ,ハチ,ボチ;おさめる,はねる,かかげる,ばち

撥字字源已被关注: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3

撥字字源百家诸说,撥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治也。从手。發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手」,「發」聲,本義為治理、整頓。

19 字

 詳解: 從「手」,「發」聲,本義為治理、整頓。《說文》:「治也。从手,發聲。」《詩‧商頌‧長髮》:「玄王桓撥。」毛傳:「撥,治。」

  「撥」可表示分開、撥開。《禮記‧曲禮上》:「將即席,容毋怍;兩手摳衣,去齊尺;衣毋撥,足毋蹶。」孫希旦集解:「趨走則衣易撥開。」

  「撥」也表示滅絕、斷絕。《詩‧大雅‧蕩》:「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鄭玄箋:「撥,猶絕也。」

  「撥」可指不正,即歪斜。《管子‧宙合》:「夫繩,扶撥以為正;準,壞險以為平;鉤,入枉而出直。」郭沫若等集校引張文虎曰:「撥,傾也,與『正』相對。」

  「撥」亦表示廢棄、除去。漢劉向《九嘆‧惜賢》:「撥諂諛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撥」還表示挑動。唐秦韜玉〈長安書懷〉:「涼風吹雨滴寒更,鄉思欺人撥不平。」

  「撥」也表示碰撞、摩擦。唐岑參〈走馬川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撥」可表示拋開。唐杜甫〈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力稀經樹歇,老困撥書眠。」

  調撥、分配也可以「撥」表示。《水滸傳》第3回:「為因俺這裏無人幫護,撥他來做個提轄。」

  「撥」可作名詞,表示梳具。《玉臺新詠‧梁簡文帝〈戲贈麗人〉》:「同安鬢裏撥,異作額間黃。」吳兆宜注:「婦女理鬢用撥,以木為之,形如棗核,兩頭尖尖,可二寸長,以漆光澤,用以鬆鬢,名曰鬢棗。」

  「撥」也用作量詞,表示批、夥,用於人的分組。《宋史‧禮志二四》:「共一千二百六十人,每六十人作一撥。」617 字相關漢字: 手,發

撥字字源演变,撥字源流

撥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撥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撥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撥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撥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撥字书法,撥字写法,撥字图片

撥字源流

晉-行

王羲之(傳)

撥字源流

唐-楷

褚遂良

撥字源流

唐-楷

顏師古

撥字源流

元-行

張雨

撥字源流

清-楷

錢澧

撥字字源读音,撥字字源字义及撥字常用词组

  • bo1治理;整顿 如:拨乱反正

  • bo1不正

  • bo1分开;拨动

  • bo1指点 如:点拨

  • bo1碰撞;摩擦

  • bo1弹拨弦乐器 又指套在指上的拨弦工具和弹奏的一种手法

  • bo1泼;洒泼

  • bo1掉转

  • bo1分出;调配 如:拨粮;拨款

  • bo1废弃;除去

  • bo1断绝

  • bo1梳具

  • bo1用同=醱 再酿酒醱

  • bo1方言 给,给予

  • bo1绋,牵引灵车的绳子

  • fa2通=瞂 大盾瞂

撥字康熙字典字源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北末切,音鉢。

【說文】治也。

【詩·商頌】𤣥王桓撥。

【公羊傳·哀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於春秋。

 又除也。

【前漢·司馬遷傳】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

 又發揚貌。

【禮·曲禮】衣毋撥。

 又【增韻】捩開也。又轉之也。

【戰國策】弓撥矢鉤。

【註】撥,弓反也。

 又葬具。

【禮·檀弓】廢輴而設撥,竊禮之不中者也。

【註】撥可撥引輴車,所謂紼也。

 又鼓弦之物。

【唐書·蘇頲傳】皇甫恂使蜀,檄取庫錢,市琵琶捍撥玲瓏鞭,頲不肯予。

 又叱撥,良馬名。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襏切,音跋。絕也。

【詩·大雅】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箋撥,猶絕也。疏撥去餘根,故猶絕也。

 又【詩·朱傳】叶方吠切,音廢。又叶必列切,音龞。義𠀤同。

 又【唐韻】【集韻】𠀤普活切,音潑。芟草也。與發同。亦作𢯸。

 又撥剌,張弓貌。

【張衡·思𤣥賦】彎威弧之撥剌。

【註】剌,音力達反。

 又【史記·索隱】房越切,音伐。謂大楯也。

【史記·孔子世家】會于夾谷,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劒撥,鼓譟而至。

【集韻】作瞂。


考證:〔【詩·大雅】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

【疏】撥者,撥去之,去其餘根,故猶絕也。〕 謹按故猶絕也四字是釋箋之詞,當先箋後疏。謹改爲箋撥,猶絕也。疏撥去餘根,故猶絕也。 說文(121)

撥字说文解字字源

治也。[公羊傳。撥亂世。反諸正。何注曰。撥猶治也。何言猶者、何意撥之本義非治。撥之所以爲治也。許則直云治。]从手。發聲。[北末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