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chi2“~蹰”心里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如“~~不前”。亦作“踟躇”。

异体:𥇭

异体:𥇭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チ,ジ;

踟字字源已被关注:2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3

踟字字源百家诸说,踟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略說: 從「足」,「知」聲,常與「蹰」連用,表示徘徊不進之貌。

27 字

 詳解: 從「足」,「知」聲,常與「蹰」連用,表示徘徊不進之貌。《詩‧邶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踟蹰」可表示遲疑。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沫水》:「命蜚螭,駕白駒,臨天水,心踟躕,千載後,不知如。」

  「踟蹰」也表示相連之貌。《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西廂踟躕以閑宴,東序重深而奧秘。」李善注:「踟躕,相連貌。」

  「踟蹰」也指古代刻漏器,用以承水。《初學記》卷二五引殷夔《漏刻法》:「為器三重,圓皆徑尺,差立於水輿踟躕之上,為金龍口吐水,轉注入踟躕經緯之中。」

  「踟蹰」亦為「梭」的別稱。清王士禛〈蠶詞〉之三:「白葦與儂作璘藉,黃金與儂作踟躇。」自注:「踟躇,梭也。」289 字相關漢字: 足,知,蹰,梭

踟字字源演变,踟字源流

踟字源流

唐-篆

唐代石刻篆文

踟字源流

宋-印

廣韻

踟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踟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踟字书法,踟字写法,踟字图片

踟字源流

唐-行

杜牧

踟字源流

元-草

趙孟頫

踟字源流

明-草

張瑞圖

踟字字源读音,踟字字源字义及踟字常用词组

  • chi2[踟蹰]也作“=歭䠧”、“踟躇” 1.徘徊不进貌 2.心疑未定 3.相连貌 4.古刻漏承水器歭

踟字康熙字典字源

【酉集中】【足字部】 【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正韻】𨻰知切,𠀤音馳。

【玉篇】踟躕,行不進也。

【詩·邶風】搔首踟躕。

 又【集韻】或作踶。

【禮·三年問】蹢䠱焉,踟躕焉。

【釋文】踟亦作踶。 玉篇(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