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sui4

①顺,如意:~心。~愿。

②成功,实现:未~。功成名~。

③于是,就:服药后头痛~止。

④通达:“何往而不~”。

⑤进,荐:“不能退,不能~”。

异体:㒸 𨓸 𨔱 𨔲 𨽡

异体:㒸 𨓸 𨔱 𨔲 𨽡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スイ,ズイ;とげる,ついに

遂字字源已被关注:9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16

遂字字源百家诸说,遂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亡也。从辵。㒸聲。

  • 《字源》形声

《說文》:「亾也。从辵㒸聲。𨔱,古文遂。」

  金文多借「述」表「遂」,《說文》「遂」的古文正是「述」字的異體,這是因為先秦借「述」來表示「遂」,故誤收「述」字於「遂」條下。參見「述」。92 字相關漢字: 述

遂字字源演变,遂字源流

遂字源流

漢-簡

張家山

遂字源流

漢-石

熹平石經

遂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遂字源流

宋-印

廣韻

遂字源流

宋-印

增韻

遂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遂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遂字书法,遂字写法,遂字图片

遂字源流

秦-篆

李斯

遂字源流

漢-篆

遂字源流

漢-篆

馬王堆帛書

遂字源流

漢-隸

遂字源流

三國-隸

遂字源流

孫吳-篆

遂字源流

晉-隸

遂字源流

晉-行

王羲之

遂字源流

晉-行

王廙

遂字源流

晉-行

王獻之

遂字源流

晉-草

王羲之

遂字源流

晉-草

王獻之

遂字源流

唐-行

虞世南

遂字源流

唐-行

歐陽詢

遂字源流

唐-行

顏真卿

遂字源流

唐-行

李邕

遂字源流

唐-行

釋懷仁集王羲之

遂字源流

唐-行

褚遂良

遂字源流

唐-草

懷素

遂字源流

唐-草

月儀帖

遂字源流

唐-草

孫過庭(傳)

遂字源流

宋-行

蘇軾

遂字源流

宋-行

米芾

遂字源流

宋-行

黃庭堅

遂字源流

宋-草

黃庭堅

遂字源流

宋-草

邵仲恭

遂字源流

宋-草

吳說

遂字源流

元-隸

吳叡

遂字源流

元-楷

趙孟頫

遂字源流

元-行

饒介

遂字源流

明-楷

劉基

遂字源流

明-行

劉基

遂字源流

明-行

董其昌

遂字源流

清-篆

鄧琰

遂字源流

清-篆

黃士陵

遂字源流

清-篆

吳昌碩

遂字源流

清-篆

徐三庚

遂字源流

清-篆

吳讓之

遂字源流

清-隸

陳鴻壽

遂字源流

清-隸

鄧石如

遂字源流

清-隸

黃易

遂字源流

清-隸

楊峴

遂字源流

清-隸

伊秉綬

遂字源流

清-行

王鐸

遂字源流

近-楷

沈尹默

遂字源流

近-行

蘇軾

遂字源流

近-行

沈尹默

遂字源流

南北朝-楷

遂字源流

劉宋-行

羊欣

遂字字源读音,遂字字源字义及遂字常用词组

  • sui4逃亡

  • sui4往,行

  • sui4前进

  • sui4举荐;登进

  • sui4通达

  • sui4表明,表达

  • sui4就,成功

  • sui4已成;终了

  • sui4生长

  • sui4养育

  • sui4周遍

  • sui4久

  • sui4称心;如意

  • sui4安定

  • sui4顺应;符合

  • sui4决断

  • sui4专擅

  • sui4因循;拖沓

  • sui4延续

  • sui4射者穿的臂衣

  • sui4道路

  • sui4田间排水的小沟

  • sui4水道

  • sui4古代一种行政区划 距王城百里以外至两百里

  • sui4古代统辖五县的行政地区

  • sui4尽;完全

  • sui4副词 1.相当于“于是”,“就” 2.相当于“竟然”;“终于”

  • sui4通=隊(zhui4) 坠落;往下沉隊

  • sui4通=璲 瑞玉,玉貌璲

  • sui4通=隧 钟下体正中受击之处隧

  • sui4通=燧 阳燧,古代就日光取火的器具 铜制,形如凹面镜燧

  • sui4通=邃 深远邃

  • sui4周代诸侯国名 妫姓,舜的后裔,春秋时为齐所灭 故地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南

  • sui4古州名 汉代广汉地,北周置州 治今四川省遂宁市

  • sui4姓

  • sui2顺从,如意

遂字康熙字典字源

【酉集下】【辵字部】

〔古文〕𨒉𨔱𨓸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醉切,音穟。

【廣韻】達也。

【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

【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

【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

 又進也。

【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

【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

【註】良則進之也。

 又成也,從志也。

【禮·月令】百事乃遂。

【註】遂,猶成也。

【詩·衞風】言旣遂矣。

 又稱也。

【詩·曹風】不遂其媾。

 又竟也。

【前漢·𨻰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

 又盡也。

【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

【註】遂,闔之盡也。

 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

【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𡛷。

【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

 又擅成事也。

【易·家人】無攸遂。

【公羊傳·莊二十九年】大夫無遂事。

 又舒肆之貌。

【詩·衞風】容兮遂兮。又物生出曰遂。

【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又【前漢·胡母生傳】弟子遂之者。

【師古註】遂,謂名位成達者。

【史記·司馬相如傳】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又充備也。

【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焉。

 又順也。

【周語】以遂八風。

 又【正韻】因循也。

【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又鄕遂,郊外地。

【周禮·地官·遂人】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外有六遂。

 又小溝也。

【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又遂人,官名。

 又國名。

【春秋·莊十三年】齊人滅遂。

【註】舜之後,國在濟北蛇丘東北。


考證:〔【詩·衞風】問我諸姑,遂及伯𡛷。〕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又【前漢·孟卿傳】弟子遂之者。〕 謹按所引見胡母生傳不在孟卿傳,孟卿改胡母生。〔【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也。〕 謹照原文也改焉。〔【周禮·地官·大司徒】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 謹按所引出遂人大司徒改遂人。 唐韻(751)

遂字说文解字字源

亡也。[廣韵。達也。進也。成也。安也。止也。往也。從志也。按皆引伸之義也。]从辵。㒸聲。[徐醉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