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bo1“~璃(li)”

①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品,一般用细纱、石灰石、碳酸钠等混合起来,加高温熔解,冷却后制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化钠和氧化钙。

②俗称某些透明的像玻璃的质料,如“~~丝袜”,“~~雨衣”。

㈡《化学初阶》中对元素硅(Si)的旧译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ハ;

玻字字源已被关注:1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3

玻字字源百家诸说,玻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略說: 從「玉」,「皮」聲。「玻瓈」是玉石一類的礦物,由西域傳入中國,又稱「玻黎」、「玻璃」、「頗黎」。

48 字

 詳解: 從「玉」,「皮」聲。「玻」是後起字。「玻瓈」是玉石一類的礦物,由西域傳入中國,又稱「玻黎」、「玻璃」、「頗黎」。《玉篇.玉部》:「玻,玻瓈,玉也。」《正字通.玉部》:「玻,玻瓈,一名水玉。瑩如水,堅如玉,碾開有雨點者為真。或作『頗黎』,因頗黎國所出,故名。」如唐代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大補闕〉:「二三道士席其間,靈液屢進玻黎碗。」《新唐書.西域列傳下》:「貞觀十七年,王波多力遣使獻赤玻瓈、綠金精,下詔答賚。」

  「玻璃」後指用細砂、石灰石、碳酸鈉等混合加高熱溶解,經過冷卻後製成的物質。如魯迅《彷徨.在酒樓上》:「上面也依然是五張小板桌,獨有原是木欞的後窗卻換嵌了玻璃。」巴金《滅亡.第一章》:「他放下詩稿,對着布滿了灰塵的玻璃窗發楞。」318 字相關漢字: 玉,皮

玻字字源演变,玻字源流

玻字源流

宋-印

廣韻

玻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玻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玻字书法,玻字写法,玻字图片

玻字源流

宋-行

蘇軾

玻字字源读音,玻字字源字义及玻字常用词组

  • bo1[玻瓈]古指天然水晶,有紫、白、红、碧四色 后指用细砂、石灰石、碳酸钠等混合加高热溶解,冷却后制成的物质 也写作“玻璃”

玻字康熙字典字源

【午集上】【玉字部】 【廣韻】【韻會】𠀤滂禾切,音頗。

【玉篇】玻瓈,玉也。

【廣韻】玻瓈玉,西國寶。

【正字通】一名水玉,瑩如水,堅如玉,碾開有雨點者爲眞。明三保大監出西洋,攜燒玻瓈人來中國,故中國玻瓈頓賤。燒者有氣眼而輕。

 又【正字通】或作頗黎。因頗黎國所出,故名。

【𤣥中記】大秦有五色頗黎。

【梁四公記】扶南人來賣碧頗黎,鏡廣一尺半,內外瑩潔,向明視之,不見其質,重四十斤。 玉篇(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