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jiu1。

①向下弯曲的树木:“揽~木之长萝,援葛藟之飞茎。”

②纠结:“故殇之绖不~垂,盖未成人也。”

③求:“~天道其焉如。”

④姓。

㈡拼音liao2。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异体:𣚉

异体:𣚉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キュウ,ク,ビュウ,リョウ,ミュ;つが

樛字字源已被关注:2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16

樛字字源百家诸说,樛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略說: 金文、小篆從「木」,「翏」聲,本義指樹木的枝幹向下彎曲。

28 字

 詳解: 金文、小篆從「木」,「翏」聲,本義指樹木的枝幹向下彎曲。《說文》:「樛,下句曰樛。从木,翏聲。」「句」古同「勾」;「下句」即向下彎曲。《詩經.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纍之。」鄭玄注:「木下曲曰樛。」這句指南山上長着枝幹向下彎曲的樹木,葛和藤都纏着它們生長。《漢書.敘傳上》:「葛緜緜於樛木兮,詠〈南風〉以為綏。」顏師古注:「樛木,下垂之木也。」意指連綿的葛與下垂的木互相糾纏,吟誦《詩經.南風》作為安撫。

  金文用作姓氏,四年相邦樛斿戈 :「相邦樛斿(游)」,「相邦」是官職名,「樛游」是人名。

  秦印、漢印用作姓氏和人名,如《秦印文字彙編》:「王樛」;《漢印文字徵》:「樛長漢」。《韓非子.難一》:「韓宣王問於樛留。」

  「樛」又引申為絞結、糾纏之義。《儀禮.喪服》:「故殤之絰不樛垂,蓋未成人也。」鄭玄注:「不樛垂者,不絞其帶之垂者。」「絰」是古代喪服上的麻帶子;意指未成年的死者喪服的麻帶不絞纏而垂下,這是因為他們未成年。

  傳世文獻又解作「求」。張衡〈思玄賦〉:「黃靈詹而訪命兮,樛天道其焉如。」李善注:「樛,求也。」意謂黃帝來到為我謀求吉凶之命,求問天道如何。488 字相關漢字: 木,翏,句,勾,絰,求

樛字字源演变,樛字源流

樛字源流

戰國-金

戰國晚期

樛字源流

秦-簡

里耶

樛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樛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樛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樛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樛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樛字源流

戰國-金

戰國晚期

樛字源流

秦-簡

里耶

樛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樛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樛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樛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樛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樛字字源读音,樛字字源字义及樛字常用词组

  • jiu1树木向下弯曲

  • jiu1蔓椒

  • jiu1通=摎 1.绞结 2.求摎

  • jiu1姓

  • liao2木名

樛字康熙字典字源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居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尤切,𠀤音鳩。木下句曰樛。

【詩·周南】南有樛木。

【毛傳】木枝下曲。

 又絞也。

【儀禮·喪服】不樛垂。

【註】不絞其帶之垂者。亦與繆通。

【禮·檀弓】叔仲皮死,其妻衣衰而繆絰。

【註疏】繆當爲樛,謂兩股相交也。

【前漢·五行志】天雨草,葉相樛結,大如彈丸。

 又樛流,周流也。

【揚雄·反騷】望崑崙以樛流。

 又姓。

【史記·尉陀傳】陀太子嬰齊,取邯鄲樛氏女。

 又【集韻】亡幽切,音鷚。木名。

 又憐蕭切,音聊。義同。


考證:〔【儀禮·喪經】不樛垂。〕 謹照原書喪經改喪服。 唐韻(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