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滑也。从𠬞水。大聲。
《字源》形声 《说文》于“泰”下出古文?,像正面站立之人形。中从“二”或表示身体部位,犹如甲骨文、金文之“文”字或加饰画以表示文身交错之形。《说文》古文形体为后世“太”字所本……小篆“泰”字由从大、从廾、从水三部结构为从𡗗、从水之两部结构字
《漢多》從「廾」從「水」,「大」聲。後來「大」和「廾」連成一體訛變為「𡗗」形,遂寫作「泰」。《說文》以為本義是滑,但古書中未見此用法。《說文》又以「冭」為「泰」的古文。「冭」同「太」。「太」是「大」的分化字。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典籍之中大、太、泰三字往往通用。大為象形,太為分化,泰為假借。」
略說: 從「廾」從「水」,「大」聲。後來「大」和「廾」連成一體訛變為「𡗗」形,遂寫作「泰」。《說文》以為本義是滑,但古書中未見此用法。
63 字
詳解: 從「廾」從「水」,「大」聲。後來「大」和「廾」連成一體訛變為「𡗗」形,遂寫作「泰」。《說文》以為本義是滑,但古書中未見此用法。《說文》又以「冭」為「泰」的古文。「冭」同「太」。「太」是「大」的分化字。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典籍之中大、太、泰三字往往通用。大為象形,太為分化,泰為假借。」參見「太」。
「泰」用同「大」、「太」。如《尚書.泰誓》之篇名,孔傳:「大會以誓眾。」孔穎達疏:「此會中之大,故稱『泰誓』也。」「泰」表示大常用作讚美之詞,如《漢書.禮樂志》:「揚金光,橫泰河。」
「泰」同「太」,表示程度過甚。如《詩.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無罪。昊天泰憮,予慎無辜。」鄭玄箋:「已、泰,皆言甚也。」《論衡.自紀》:「今不曰所言非,而云泰多。」
「泰」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乾上坤下。《周易.泰》:「《象》曰:天地交,泰。」李鼎祚集解引荀爽曰:「坤氣上升,以成天道;乾氣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氣,若時不交,則為閉塞;今既相交,乃通泰。」「泰」有通達、通暢之意。《廣雅.釋詁》:「泰,通也。」如唐代白居易〈采詩官〉:「言者無罪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
「泰」表示安寧、安泰。如《莊子.庚桑楚》:「宇泰定者,發乎天光。」郭象注:「夫德宇泰然而定,則其所發者天光耳,非人耀。」《潛夫論.慎微》:「政教積德,必致安泰之福。」
「泰」表示寬裕。如《荀子.議兵》:「凡慮事欲孰,而用財欲泰。」楊倞注:「泰,不吝賞也。」又表示奢侈。如《國語.晉語》:「夫卻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恃其富寵,以泰于國。」韋昭注:「奢泰於國。」
「泰」也表示驕縱、傲慢。《玉篇.水部》:「泰,驕也。」如《左傳.襄公三十年》:「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者因而斃之。」《論語.子罕》:「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何晏集解:「時臣驕泰,故於上拜。」
「泰」還是山名,即泰山,是「五嶽」之首的東嶽。其主峰在山東省泰安市境內。《爾雅.釋山》:「泰山為東嶽。」如《史記.周本紀》:「漢興九十有餘載,天子將封泰山,東巡狩至河南。」860 字相關漢字: 廾,水,大,𡗗,冭,太
秦-篆
李斯
漢-篆
漢-篆
馬王堆帛書
漢-隸
三國-隸
三國-草
皇象(傳)
晉-隸
晉-草
王羲之
唐-篆
李陽冰
唐-隸
韓擇木
唐-楷
柳公權
唐-楷
歐陽詢
唐-楷
李邕
唐-楷
虞世南
唐-楷
顏真卿
唐-行
李邕
唐-草
武則天
宋-楷
趙佶
宋-行
米芾
宋-草
趙佶
明-楷
宋濂
明-草
王寵
清-篆
何紹基
清-隸
俞樾
清-楷
趙之謙
清-楷
梁同書
清-行
劉墉
近-草
于右任
南北朝-楷
王遠
南北朝-楷
tai4滑
tai4通达;通畅
tai4康宁;安定;安适
tai4佳;美好
tai4宽裕
tai4奢侈
tai4骄纵;傲慢
tai4极大 后作=太太
tai4极
tai4副词 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太”
tai4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x,乾下坤上
tai4古酒樽名
tai4山名 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市境 是“五岳”之首的东岳 又名岱宗
tai4古州名 1.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今河北省清苑县 今为保定市 2.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如皋市、泰兴市、兴化市等地 宋以后略小,清不辖县 1912年改为县 3.辽置 治所在乐康(今吉林省洮南市东北) 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65年)废 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复置,移治长春(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北),辖境扩至今洮儿河下游地区,为当时边防重地 金末废
tai4旧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 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 1994年改为姜堰市
tai4姓
【巳集上】【水字部】
〔古文〕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太。
【說文】滑也。
又大也。
【前漢·郊祀歌】揚金光,橫泰河。
又通也。
【易·泰卦】天地交泰。
又甚也。
【詩·小雅】昊天泰憮。
又寬也,安也。
【論語】君子泰而不驕。
又侈也。
【晉語】恃其富寵以泰於國。
又丘名。
【爾雅·釋丘】右陵泰丘。
又風名。
【爾雅·釋天】西風謂之泰風。
【註】西風成物,物豐泰也。
又山名。
【爾雅·釋山】泰山爲東嶽。又有小泰山,在朱虛縣,汶水所出。
又州名。本晉海陵郡,今屬揚州府。又泰安州,本唐泰州,屬濟南府。俱見【廣輿記】。
又澤名。
【山海經】瀤澤之水,東北流,注于泰澤。
又社名。
【蔡邕·獨斷】天子之宗社曰泰社。
又尊名。
【禮·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
又【韻補】叶他計切,音替。
【曹植·七啓】元化參神,與靈合契。惠澤播於黎苗,威靈鎭乎無外。超隆平於殷周,踵羲皇而齊泰。
【說文】亦省作太。从水。俗作,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