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zhi3

①停住不动:~步。截~。

②拦阻,使停住:~痛。禁~。

③仅,只:~有此数。不~一回。

④古同【趾】,脚;脚趾头。

异体: ⽌

异体: ⽌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シ;とまる,とめる,あし,ただ,とどまる,やむ,やめる,とどめる

止字字源已被关注:4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1-19

止字字源百家诸说,止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阯。故㠯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

  • 《字源》象形 字本像人足之形,甲骨文中或写实,或勾廓,字乃“趾”之初文

  • 《漢多》「止」的甲骨文及金文皆為獨體象形字,象人的腳掌。今天通用的「止」字,是隸變後的結果。在隸變以前的古文字中,解腳掌的「止」其實有左右之分,也有朝上朝下之別,故實可包括「止」、「𣥂」、「夊」、「㐄」這四種基本形態,分別指向上或前的左腳,向上或前的右腳,向下或向後的左腳,和向下或向後的右腳,此外還有一些變形。透過四者的混合使用,許多有空間導向的字都可以形成,如「步」、「夅」、「陟」、「降」、「韋」、「舛」、「出」、「各」等。

 略說: 「止」字在甲骨文及金文中皆象「足」之形,即指人的腳掌。「止」是漢字的重要部件。後借用來表示停止。

48 字

 詳解: 「止」的甲骨文及金文皆為獨體象形字,象人的腳掌。今天通用的「止」字,是隸變後的結果。在隸變以前的古文字中,解腳掌的「止」其實有左右之分,也有朝上朝下之別,故實可包括「止」、「𣥂」、「夊」、「㐄」這四種基本形態,分別指向上或前的左腳,向上或前的右腳,向下或向後的左腳,和向下或向後的右腳,此外還有一些變形。透過四者的混合使用,許多有空間導向的字都可以形成,如「步」、「夅」、「陟」、「降」、「韋」、「舛」、「出」、「各」等。

  止是「趾」的初文,但指的是全隻腳掌,甚至可泛指移動中的人身。「止」為漢字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後來被假借為停止或制止的「止」。又《說文》「止」字的解釋為:「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這一解釋大概只說明了「止」字作為「址」或「下基」的引申義,而非「止」之為「足」的原義。

  「止」字甲骨文用作本義,如《合集》13688:「疾止」,意謂腳有疾。「止」又可以用作方國名與人名。另「止」又通「祉」,用作祭名,如《合集》23408:「止(祉)日。」

  「止」字金文用作人名。五年琱生簋(舊稱五年召伯虎𣪕):「余老,止公僕墉(庸)土田多𧧒。」指我已年老,止公所擁有的田人之數多次遭到司法方面的調查(林澐)。523 字相關漢字: 足,𣥂,夊,㐄,步,夅,陟,降,韋,舛,出,各,趾,址,祉

止字字源演变,止字源流

止字源流

商-甲骨

𠂤組

止字源流

商-甲骨

子組

止字源流

商-甲骨

賓組

止字源流

商-甲骨

歷組

止字源流

商-甲骨

出組

止字源流

商-甲骨

何組

止字源流

商-甲骨

無名組

止字源流

商-金

止字源流

周-金

西周中期

止字源流

周-金

西周晚期

止字源流

春秋-篆

石鼓文

止字源流

楚-簡

新蔡葛陵

止字源流

楚-簡

郭店

止字源流

楚-簡

天星觀

止字源流

楚-簡

包山

止字源流

楚-簡

上博

止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止字源流

秦-簡

嶽麓書院

止字源流

秦-簡

龍崗

止字源流

秦-簡

關沮

止字源流

漢-簡

張家山

止字源流

漢-石

熹平石經

止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止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止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止字源流

宋-篆

汗簡

止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止字源流

宋-篆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止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止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止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止字书法,止字写法,止字图片

止字源流

秦-篆

李斯

止字源流

漢-篆

馬王堆帛書

止字源流

漢-隸

止字源流

晉-草

王獻之

止字源流

隋-楷

智永

止字源流

唐-篆

李陽冰

止字源流

唐-楷

國銓

止字源流

唐-行

李邕

止字源流

唐-行

歐陽詢

止字源流

唐-草

懷素

止字源流

唐-草

孫過庭

止字源流

宋-篆

唐英

止字源流

宋-楷

趙佶

止字源流

宋-行

蘇軾

止字源流

宋-行

蔡京

止字源流

宋-行

王升

止字源流

宋-草

黃庭堅

止字源流

宋-草

趙構

止字源流

元-篆

吳叡

止字源流

元-隸

吳叡

止字源流

元-隸

趙孟頫

止字源流

元-行

趙孟頫

止字源流

元-行

鮮于樞

止字源流

元-草

鮮于樞

止字源流

元-草

趙孟頫

止字源流

元-草

揭傒斯

止字源流

明-楷

祝允明

止字源流

明-草

文徵明

止字源流

明-草

祝允明

止字源流

清-篆

楊沂孫

止字源流

清-篆

鄧琰

止字源流

清-篆

吳大澂

止字源流

清-篆

吳昌碩

止字源流

清-隸

鄭簠

止字源流

清-隸

何紹基

止字源流

清-隸

金農

止字源流

清-楷

劉墉

止字源流

清-草

王鐸

止字源流

近-行

吳昌碩

止字源流

劉宋-行

薄紹之

止字字源读音,止字字源字义及止字常用词组

  • zhi3足;脚 后作=趾趾

  • zhi3至,临

  • zhi3停止 如:止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zhi3静止

  • zhi3处所;居处

  • zhi3居住

  • zhi3停留;逗留

  • zhi3留住;拘留

  • zhi3聚集

  • zhi3禁止;阻拦

  • zhi3除灭;医治

  • zhi3减省

  • zhi3容止,礼貌

  • zhi3乐器,击柷的槌子

  • zhi3副词 相当于“仅”、“只” 如:止此一家;不止一回

  • zhi3助词

  • zhi3地基 后作“=阯(址)”阯

  • zhi3通=沚 水中的小洲沚

  • zhi3通=之(zhi1) 1.作指示代词 2.往之

  • zhi3通=豸(zhi4) 无脚的虫豸

  • zhi3姓

止字康熙字典字源

【辰集下】【止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諸市切,音芷。

【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

【徐曰】初生根幹也。

 又【廣韻】停也,足也。

【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靜也。

【禮·玉藻】口容止。

【註】不妄動也。

【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又已也,息也。

【論語】止吾止也。

【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爲衰止。

 又居也。

【詩·大雅】乃慰乃止。又【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爲止。

【書·益稷】安汝止。

【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又留也。

【論語】止子路宿。

【孟子】可以止而止。

 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又凡戰而被獲曰止。

【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

【杜註】內諱獲,故言止。又【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又容止。

【詩·鄘風】人而無止。

【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

【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又舉止。

【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

【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又樂器。

【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

【註】止者,其椎名也。

【書·益稷】合止柷敔。

【鄭註】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鳥集亦曰止。

【詩·小雅】載飛載止。

 又三止,三禮也。

【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

【註】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又語辭。

【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又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

【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又與趾同。

【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

【鄭註】止,足也。古文止作趾。

【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

【郭註】止,足也。

【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

【師古註】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說文(121)

止字说文解字字源

下基也。[與?同部同義。]象艸木出有阯。[止象艸木生有阯。屮象艸木初生形。𡳿象艸過屮枝莖益大。出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故㠯止爲足。[此引伸假借之法。凡以韋爲皮韋、以朋爲朋黨、以來爲行來之來、以西爲東西之西、以子爲人之偁皆是也。以止爲人足之偁與以子爲人之偁正同。許書無趾字。止卽趾也。詩麟之止。易賁其止、壯于前止。士昏禮北止。注曰。止、足也。古文止爲趾。許同鄭从今文。故不錄趾字。如从今文名、不錄古文銘也。或疑銘趾當爲今文。名止當爲古文。周尚文。自有委曲煩重之字不合於倉頡者。故名止者、古文也。銘趾者、後出之古文也。古文禮今文禮者、猶言古本今本也。古本出於周、從後出之古文。今本行於漢、轉從冣初之古文。猶𣜩楷之體、時或有捨小篆用古籒體者也。諸市切。一部。]凡止之屬皆从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