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古文㔬。
《字源》构形不明 ……《说文》认为其构型是“早匕为卓”,这个分析也不可信
《漢多》張世超「卓」字字形未有定論,上部從「人」,張世超認為下部是「昜」,全字疑象人站立在高處,本義是站在高處,挺然卓立。故「卓」可表示高超、超絕、竪立等義。
略說: 「卓」字字形未有定論,疑象人站立在高處,本義是人站在高處,挺然卓立。故「卓」可表示高超、超絕、豎立等義。
52 字
詳解: 「卓」字字形未有定論,上部從「人」,張世超認為下部是「昜」,全字疑象人站立在高處,本義是站在高處,挺然卓立。故「卓」可表示高超、超絕、竪立等義。小篆下部從「早」《說文》:「𠤞(㔬、卓),高也。早匕爲㔬,匕卪爲𠨐,皆同義。𢂦(𠤚),古文㔬。」「卓」後疊加「人」旁,造「倬」字,表示高大之義。《詩.大雅.桑柔》:「倬彼昊天」,鄭玄箋:「倬,明大貌。」意謂天空高大明亮。
金文上部從「人」,《說文》以為從「匕」,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匕』為『人』之反文,猶从『人』也。疑『卓』與『倬』實即一字,猶『卬』、『仰』之比耳。」
「卓」表示高出之義,古時桌椅的「桌」寫作「卓」(又寫作「棹」),因為「桌」是高於地面的家具。「桌」字由「卓」、「木」組合而成,張舜徽、裘錫圭認為「桌」是從「卓」的古文變來的。《說文解字約注》:「卓有高義,後世稱案之高者曰卓,桌乃晚出俗體,疑由桌之古文而變。」今天四川地區的西南官話仍稱呼「桌子」為「卓」。《正字通》:「俗呼几案曰卓。」清張慎儀《蜀方言》:「几案曰卓。」
「卓」表示高,指高出同類、出類拔萃。「卓」既可以表示具體物象的高大出眾或超越同群,如《儀禮.覲禮》:「匹馬卓上,九馬隨之。」意謂一匹馬超越其他馬,單獨走在前面,剩下的九匹馬跟隨在後面。張喬〈華山〉:「卓傑三峰出,高奇四岳無。」又可以形容道德、才能的出眾超群,《論衡.本性》:「孔子,道德之祖,諸子之中最卓者也。」《三國志.孫登傳》裴松之注:「英才卓越,超踰倫匹,則諸葛恪。」「諸葛恪」是三國時東吳重臣諸葛瑾之子,此處讚美諸葛恪的才華出眾。
「卓」從高義引申,又有遠、大等義。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論語》:『如有所立,卓爾。』凡言『卓犖』,謂殊絕也,亦作『卓躒』。按〈稽部〉:『𥢔,特止也。』〈辵部〉:『逴,遠也。』〈人部〉:『倬,箸大也。』皆一義之引伸。」「卓犖」又作「卓躒」,表示超絕出眾。宋代王安石〈次韻歐陽永叔端溪石枕蘄竹簟〉:「公材卓犖人所驚,久矣四海流聲名。」
從卓立、豎立之義引申,「卓」又可表示用所執之物豎向叩擊,宋代林逋〈松徑〉:「霜子落秋筇卓破,雨釵堆地屐拖平。」意謂竹杖敲破秋日落下的霜,木屐拖帶地上堆積的雨水。「卓」的這種意義保留在方言中,如江淮官話(如江蘇鹽城)表示把物體向下頓,如「把筷子卓齊了再放起來。」又表示顛簸、上下震蕩(江蘇東台),如「這個路多卓人啊﹗」這兩種意義亦見於粵語。
金文、璽印「卓」字用作姓氏,卓林父簋:「卓林父乍(作)寶簋。」意謂卓林父鑄造了寶貴的盛食物的器皿。《漢印文字徵》8.11:「卓安平印」。漢代有卓王孫,臨邛人,巨富,其女卓文君,是辭賦家司馬相如的妻子。
「卓」是現行較常見的姓氏,今北京、天津、遼寧、內蒙古、山東、山西、湖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均有分佈;漢、鮮、藏、土家等民族皆有此姓。
「卓」又是一種藏族民間舞隊跳的腰鼓舞。「卓」是音譯,藏語表示「舞」,漢語稱為「圓圈舞」或「鍋莊舞」,指在慶典表演時,圍成圓圈,邊舞邊向順時針方向移動;在迎送表演時,站成兩排,面對面,邊舞邊向左右移動,或向貴客行進方向移動。歌詞包括祝福吉祥、歌頌自然、宗教、父母長輩等。相傳藏王赤松德贊(Trisong Detsen)時,蓮花生大師主持修建西藏第一座寺廟(桑耶寺),歷久不成,於是蓮花生大師請來108個卓巴(卓舞者)跳卓舞,霎時間,天降花雨,在卓巴們悠揚的歌聲中,桑耶寺終於建成了。今天西藏山南的桑耶寺的壁畫上還繪有在桑耶寺落成慶典上跳卓的場面。1459 字相關漢字: 人,昜,早,倬,匕,桌,棹,木,舞
zhuo2高明;高超 如:卓见;卓越的成就
zhuo2独特
zhuo2直立
zhuo2当,正
zhuo2几案 或作=桌桌
zhuo2遥
zhuo2白额的马
zhuo2古州名
zhuo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