篸
㈠拼音cen1。“~差”古同“参差”,长短或粗细不齐。
㈡拼音zan1。
①缝衣针。
②古通【簪】。
③缀,插。
㈢拼音can3。方言,一种簸箕。
异体:𥮾 𥱄 𥳋 𥶟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シン,サン;
篸字字源已被关注:4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9
《說文》篸差也。从竹。參聲。
宋-印
廣韻
增韻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cen1[篸差]同“=參差”,不齐貌參
zan1缝衣针 ……一说同=鍼(針)鍼
zan1通=簪 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簪
zan1缀;插
can3方言 一种竹制盛物器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韻】疏簪切,音森。
【說文】差也。一曰竹長貌。
又【集韻】初簪切,音梫。篸𥰭,竹貌。
又洞簫也。
【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
【註】參差,洞簫。一作篸𥰭。
【風俗通】舜作簫,其形參差,象鳳翼參差不齊之貌。
【洞簫賦】吹參差而入道德。
又【廣韻】作含切【集韻】【正韻】祖含切。𠀤同簪。
【博雅】𥯖謂之簪。或作𥸢,或作篸。
【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靑羅帶,山爲碧玉篸。
又【廣韻】側岑切【集韻】緇岑切,𠀤音斟。同鍼、針,所以綴衣。
又【廣韻】【集韻】𠀤作紺切。
【篇海】簪去聲,以針篸物也。 說文(121)
篸差也。[各本差上無篸。此淺人謂爲複舉字而刪之也。集韵。篸差竹皃。初簪切。又篸竹長皃。疏簪切。按木部槮、木長皃。引槮差䓷菜。葢物有長有短則參差不齊。竹木皆然。今人作參差。古則从竹、从木也。]从竹。參聲。[所今切。七部。]
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繁体字转换必应高清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