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mi2。

①粥:肉~。~沸(形容混乱纷扰)。

②烂,碎:~烂。~躯(牺牲生命)。~灭。

③浪费:~费。

④姓。

㈡拼音mei2。不黏的黍(亦称【穄】):~子。~黍。~子面。

异体:𥽼 𩞇 𩱸 𪎖

㈡𪎭

异体:𥽼 𩞇 𩱸 𪎖

㈡𪎭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ビ,ミ;ただれる,かゆ

糜字字源已被关注:2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3

糜字字源百家诸说,糜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糝糜也。从米。麻聲。黃帝初敎作糜。

  • 《字源》异体 𪎭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米」,「麻」聲,本義為粥。

15 字

 詳解: 從「米」,「麻」聲,本義為粥。《說文》:「糝也。从米,麻聲。」《禮記‧問喪》:「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故鄰里為之糜粥以飲食之。」孔穎達疏:「糜厚而粥薄。」 今閩語內部仍以「糜」指稱「粥」。

  「糜」可表示毀壞。漢王逸《九思‧傷時》:「愍貞良兮遇害,將夭折兮碎糜。」

  「糜」也表示浪費。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和劑藥局》:「其藥價比之時直損三之一,每歲糜戶部緡錢數十萬,朝廷舉以償之。」191 字相關漢字: 米,麻,粥

糜字字源演变,糜字源流

糜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糜字源流

宋-印

廣韻

糜字源流

宋-印

增韻

糜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糜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糜字书法,糜字写法,糜字图片

糜字源流

唐-草

孫過庭

糜字源流

明-楷

祝允明

糜字源流

近-楷

沈尹默

糜字源流

近-草

潘伯鷹

糜字源流

南北朝-楷

糜字字源读音,糜字字源字义及糜字常用词组

  • mi2稠粥

  • mi2毁伤;碎烂

  • mi2米、麦的碎粒

  • mi2耗费 也作=靡靡

  • mei2同=𪎭 穄,一种不黏的黍𪎭

  • mei2通=眉眉

糜字康熙字典字源

【未集上】【米字部】 【廣韻】靡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𠀤音靡。

【說文】黃帝初敎作糜。

【釋名】糜,煑米使糜爛也。

【博雅】糜,糏也,饘也。

【禮·月令】行糜粥飲食。

【史記·封禪書】施糜之屬。

【註】施糜粥之神。

【風土記】俗尙以赤豆爲糜,所以象色也。

 又爛也。

【孟子】糜爛其民。

【前漢·賈山傳】無不糜滅。

 又與靡通。

【禮·少儀】國家靡敝。

【疏】靡爲糜,謂財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

 又與眉同。

【前漢·王莽傳】赤糜聞之,不敢入界。

【註】糜,眉也。古字通用。

 【集韻】或作𩞁、𩞇。


考證:〔【禮·月令】行糜粥飯食。〕 謹照原文飯食改飲食。 說文(121)

糜字说文解字字源

糝糜也。[各本無糜字。淺人所刪。今補。以米和羹謂之糝。專用米粒爲之謂之糝。糜亦謂之鬻。亦謂之饘。食部曰。饘、糜也。釋名曰。糜、煑米使糜爛也。粥淖於糜。粥粥然也。引伸爲糜爛字。]从米。麻聲。[靡爲切。古音在十七部。]黃帝初敎作糜。[各本無此六字。今依韵會所據鍇本補。初學記、藝文類聚、北堂書鈔皆引周書黃帝始亨穀爲粥。此記化益作井、揮作弓、奚仲造車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