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tiao4。

①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②越过:~班。~棋。~槽。

③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㈡拼音tao2。古同【逃】。

异体:趒 ,䟭 𧿮 𨁓 𨁔 𨃜

异体:趒 ,䟭 𧿮 𨁓 𨁔 𨃜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チョウ,ジョウ,ドウ,トウ;はねる,とぶ,おどる

跳字字源已被关注:2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跳字字源百家诸说,跳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蹷也。从足。兆聲。一曰躍也。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足」,「兆」聲。常用義是跳起、跳躍。

20 字

 詳解: 從「足」,「兆」聲。常用義是跳起、跳躍。《說文》:「跳,蹶也。从足,兆聲。一曰:躍也。」如《莊子.逍遙遊》:「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說苑.辨物》:「其後,齊有飛鳥一足來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

  「跳」引申表示跨越、越過(障礙)。如《宋書.卜天與傳》:「屋後有一大坑,廣二丈餘,十人共跳之皆渡,唯天生墜坑。」《晉書.劉牢之傳》:「牢之敗績,士卒殲焉。牢之策馬跳五丈澗,得脫。」

  「跳」也表示揮舞、擺弄。如《文選.張平子〈西京賦〉》:「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張銑注:「跳,弄也。」《南齊書.王敬則傳》:「明旦,四貴集議,敬則拔白刃在床側跳躍曰:『官應處分,誰敢作同異者!』」

  「跳」表示跛腳。如《荀子.非相》:「禹跳湯偏。」《尚書大傳.略說下》:「堯八眉,舜四瞳子,禹其跳,湯扁,文王四乳。八眉者,如八字者也。其跳者,踦也。扁者,枯也。言皆不善也。」

  「跳」還表示跳板,搭在車船的邊沿使人便於上下的長板。如《西遊記》第53回:「沙和尚將行李挑上去,行者扶著師父上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1回:「果然聽得起錨聲,撥跳聲,忽的汽筒裏嗚嗚的響了一聲,船便移動了。」

  「跳」通「逃」,表示逃亡、逃路。如《漢書.高帝紀》:「漢王跳,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皋玉門,北渡河,宿小脩武。」顏師古注引如淳曰:「跳,音逃,謂走也。」唐代韓愈〈叉魚〉:「刃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

  「跳」亦通「挑」,表示挑戰。《集韻.上筱》:「跳,挑戰也。」如元代白樸《牆頭馬上》第三摺:「你兩個採了花木還道告你爹爹妳妳去,跳起恁公公來也打你娘。」680 字相關漢字: 足,兆,逃,挑

跳字字源演变,跳字源流

跳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跳字源流

宋-印

廣韻

跳字源流

宋-印

增韻

跳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跳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跳字书法,跳字写法,跳字图片

跳字源流

唐-楷

顏師古

跳字源流

宋-楷

趙昚

跳字源流

元-行

趙孟頫

跳字字源读音,跳字字源字义及跳字常用词组

  • tiao4跳起,双腿或单腿用力使身体突地离开原位

  • tiao4越过障碍或应该经过的一处而到另一处

  • tiao4上冒;冒出

  • tiao4闪动;一起一伏地跳

  • tiao4耍弄;挥舞

  • tiao4跳板,一头置于地上,另一头搭在车船边,供人上下的用具

  • tiao4挑剜

  • tiao4跛脚

  • tiao4疾走

  • tiao4古房屋建筑的斗拱挑出的层次

  • tiao4方言 搞

  • tiao4通=挑 挑战;挑动挑

  • diao4行貌

  • tao2同=逃 逃亡,逃跑逃

跳字康熙字典字源

【酉集中】【足字部】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迢。

【說文】蹶也。一曰躍也。

【博雅】上也。

【釋名】條也,如草木枝條務上行也。

【莊子·逍遙遊】東西跳梁。

【史記·司馬相如傳】馳波跳沫。

【王褒·洞簫賦】跳然復出。

【類篇】或作𨃜。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與逃通。

【前漢·高帝紀】漢王跳。

【註】如淳曰:音逃。謂走也。

 又徒了切,音窕。

【類篇】挑戰。

 又徒弔切,音調。行貌。 說文(121)

跳字说文解字字源

蹷也。[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跳。]从足。兆聲。[徒遼切。二部。]一曰躍也。[躍、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