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项】的繁体字。

异体:项

异体:项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コウ,ゴウ;うなじ

項字字源已被关注:2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3

項字字源百家诸说,項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頭後也。从𩑋。工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頁」,「工」聲,本義為頸的後部,亦泛指頸。

24 字

 詳解: 從「頁」,「工」聲,本義為頸的後部,亦泛指頸。《說文》:「頭後也。从頁,工聲。」《左傳‧成公十六年》:「王召養由基,與之兩矢,使射呂錡,中項,伏弢。」

  「項」可表示冠的後部。《儀禮‧士冠禮》:「賓右手執項,左手執前進容。」賈公彥疏:「冠後為項。」

  「項」也可表示種類、條款。宋王明清《揮麈三錄》卷三:「此項虜寇,人數不多,又是歸師,在今日無甚利害。」

  「項」還可用作量詞,多用於分項目的事物。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如是則聲名自是一項,事業自是一項。」229 字相關漢字: 頁,工

項字字源演变,項字源流

項字源流

商-甲骨

賓組

項字源流

商-甲骨

無名組

項字源流

楚-簡

望山

項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項字源流

秦-簡

嶽麓書院

項字源流

漢-簡

張家山

項字源流

漢-石

熹平石經

項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項字源流

宋-印

廣韻

項字源流

宋-印

增韻

項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項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項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項字书法,項字写法,項字图片

項字源流

漢-隸

項字源流

三國-草

皇象(傳)

項字源流

唐-草

孫過庭

項字源流

宋-草

趙構

項字源流

明-楷

董其昌

項字源流

明-行

祝允明

項字源流

明-草

宋克

項字源流

清-篆

徐三庚

項字源流

近-篆

黃葆鉞

項字源流

近-草

潘伯鷹

項字字源读音,項字字源字义及項字常用词组

  • xiang4脖子的后部

  • xiang4脖子

  • xiang4冠的后部

  • xiang4大,肥大

  • xiang4条目;条款

  • xiang4量词 用于分项目的事物 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下列各项

  • xiang4数学用语 代数式中不用加减号连接的单 式 如:3a^2b,ax^2,4ba等称“项”

  • xiang4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省沈丘县

  • xiang4姓

項字康熙字典字源

【戌集下】【頁字部】 【唐韻】胡講切【集韻】【韻會】【正韻】戸講切,𠀤學上聲。

【說文】頭後也。

【釋名】項,确也。堅确受枕之處。

【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

【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筓者,著頍圍髮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也。

 又冠後爲項。

【儀禮·士冠禮】賔右手執項。

【註】項,結纓也。

 又國名。

【春秋·僖十七年】夏滅項。

【註】項國,今汝隂項縣。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縣,項。故國。

 又【唐書·西域傳】党項,漢西羌別種。

 又姓。

【韻會】本姬姓國,齊滅之,子孫以國爲氏。

【史記·項羽本紀】項氏世世爲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又大也。

【詩·小雅】四牡項領。

【傳】項,大也。

【箋】但養大其領,不肯爲用。

 又【唐韻】正古胡孔切,鴻上聲。

【張衡·西京賦】鮪鯢鱨鯋,修頟短項。大口折鼻,詭類殊種。


考證:〔【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

【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筓者,著圍髮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也。〕 謹按著字下脱頍字,今照原文增入。〔【廣韻】古音胡孔切〕 謹按胡孔切語見唐韻正非廣韻也。今將廣韻古音胡孔切改爲唐韻正古胡孔切。 說文(121)

項字说文解字字源

頭後也。[頭後者、在頭之後。後項雙聲。故項槖亦曰后槖也。肉部曰。脰、項也。公羊傳。搏閔公之脰。何云。脰、頸也。齊人語。此當曰項而曰頸者、渾言則不別。小雅。四牡項領。傳曰。項、大也。此謂項與𨾊同。]从𩑋。工聲。[胡講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