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洿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洿

拼音wu1

①不流动的浊水:“决~而注之江。”

②洼地;池塘:“曲台宣榭,咸变~莱。”

③凹陷:“所居宅~下。”

④挖掘:“~其宫而猪(潴)焉。”

⑤涂染:“必以其血~其衣。”

⑥古通【污】:“洗~泥者以水。”

异体:𣳹

异体:𣳹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オ,ウ,コ,ゴ,ク;くぼみ,けがれ,どろ

洿字字源已被关注:2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洿字字源百家诸说,洿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濁水不流也。一曰窊下也。从水。夸聲。

  • 《字源》形声

洿字字源演变,洿字源流

洿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洿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洿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洿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洿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洿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洿字书法,洿字写法,洿字图片

洿字源流

漢-隸

洿字源流

晉-楷

王羲之(傳)

洿字源流

清-隸

金農

洿字字源读音,洿字字源字义及洿字常用词组

  • wu1浊水池 一说小水池

  • wu1地势低洼

  • wu1挖掘

  • wu1同=汙(污) 污秽;污浊汙

  • wu1污染;涂抹

  • wu1卑污;不廉洁

  • wu1玷污;玷辱

  • wu1衰落

  • wu1(声音)散漫

  • wu1水流貌

  • hu4深

  • hu4将水舀出 后作=戽戽

洿字康熙字典字源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𠀤音烏。

【說文】水濁不流也。一曰窊下。

【孟子】數罟不入洿池。

 又掘洿之也。

【禮·檀弓】洿其宮而豬焉。

 又【唐韻】侯古切【集韻】後五切,𠀤音戸。水深謂之洿。

 又穢也。

【左傳·文六年】趙盾爲政,治舊洿。

 又漫也。

【成公綏·嘯賦】大而不洿。

 又洿染也。

【前漢·王莽傳】以墨洿色其周垣。

 又【集韻】荒故切,謼去聲。抒水也。

 又【韻補】叶古禾切,音科。

【楊方·合歡詩】爾根深且固,余根淺且洿。移植良無期,歎息將如何。

 又叶胡故切,音互。

【楚辭·天問】九州安錯,州谷何洿。

 【正字通】污洼溛窪𠀤通。 說文(121)

洿字说文解字字源

濁水不流也。[服䖍注左傳云。水不流謂之汙。按汙卽洿之假借字。孟子梁惠王作洿。滕文公作汙。玄應引說文濁水不流池也。引字林濁水不流曰洿。宜有池爲長。]一曰窊下也。[窊本作窳。今改。]从水。夸聲。[哀都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