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mang2“北~”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异体:

异体: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ボウ,モウ;

邙字字源已被关注: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邙字字源百家诸说,邙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河南雒陽北芒山上邑。从邑。亡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金文與篆文從「邑」,「亡」聲,本義為邙山,也叫北邙,在河南省洛陽市北。

35 字

 詳解: 金文與篆文從「邑」,「亡」聲,本義為邙山,也叫北邙,在河南省洛陽市北。《說文》:「邙,河南洛陽北亡山上邑。从邑,亡聲。」段玉裁注:「邙,河南雒陽北。雒各本作『洛』,誤。今正。河南雒陽,二《志》同。芒山上邑。芒,宋本或作『亡』,或作『土』。《玉篇》、《集韵》、《類篇》作『土』。今定作『芒』。《左傳‧昭卄二年》杜注曰:『北山,洛北芒也。』《文𨕖‧應休璉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曰:『登芒濟河。』李注引《說文》:『芒,洛北大阜也。』今《說文》雖無此語,然所據爲唐以前書。《郡國志》『雒陽』下亦引《皇覽》:『縣北芒山,道西吕不韋冢。』《水經注‧穀水篇》曰:『廣莫門,北對芒阜。』是則山本名芒,山上之邑則作邙。後人但云北邙,尟知芒山矣。亡者,譌字也。土者,淺人肊改之也。北芒山,在今河南河南府府北十里,山連偃師、鞏、孟津三縣,綿𠀕四百餘里。《左傳‧昭二十二年》『王田北山』,卽此。按《周書》所謂郟山者,北邙山也。王城謂之郟者,以山名之。桓七年王『遷盟向之民于郟』,襄二十四年『齊人城郟』,《周語》『晉文公旣定襄王于郟』,皆謂王城也。然則云郟鄏者,謂郟山下肥漘之地。郟古字容當作『夾』。从邑,亡聲。亦從芒省。」

  金文用作地名,見於戰國十年邙令差戈。

  印璽文字用作姓氏,見於《古璽彙編》2114。

  古書用作本義,如孟郊〈弔盧殷〉:「邙風噫孟郊」,意謂孟郊在北邙山的風中悲痛嘆息。583 字相關漢字: 邑,亡

邙字字源演变,邙字源流

邙字源流

戰國-金

戰國

邙字源流

宋-印

廣韻

邙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邙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邙字书法,邙字写法,邙字图片

邙字源流

唐-篆

李陽冰(傳)

邙字源流

元-篆

吳叡

邙字源流

明-楷

祝允明

邙字源流

明-楷

文徵明

邙字源流

明-草

沈粲

邙字源流

清-隸

王澍

邙字源流

清-楷

梁同書

邙字源流

清-楷

朱耷

邙字源流

近-篆

王禔

邙字源流

近-草

于右任

邙字字源读音,邙字字源字义及邙字常用词组

  • mang2古邑名 也作=亡、=芒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亡

  • mang2山名 在河南省西部,为崤山余脉,东西走向,沿黄河南岸绵延,东至伊洛河岸 山上多古代帝王陵墓

  • mang2古县名

  • mang2姓

邙字康熙字典字源

【酉集下】【邑字部】 【唐韻】莫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郞切,𠀤音忙。

【說文】河南洛陽北土山上邑。

【正字通】貴人冢多在北邙山。

 又【廣韻】【集韻】𠀤武方切,音亡。義同。 說文(121)

邙字说文解字字源

河南雒陽北[雒各本作洛。誤。今正。河南雒陽、二志同。]芒山上邑。[芒、宋本或作亡。或作土。玉篇、集韵、類篇作土。今定作芒。左傳昭卄二年杜注曰。北山、洛北芒也。文𨕖應休璉與從弟君苗君冑書曰。登芒濟河。李注引說文。芒、洛北大阜也。今說文雖無此語。然所據爲唐以前書。郡國志雒陽下亦引皇覽。縣北芒山。道西吕不韋冢。水經注榖水篇曰。廣莫門北對芒阜。是則山本名芒。山上之邑則作邙。後人但云北邙。尟知芒山矣。亡者、譌字也。土者、淺人肊改之也。北芒山在今河南河南府府北十里。山連偃師、鞏、孟津三縣。绵亙四百餘里。左傳昭二十二年王田北山、卽此。按周書所謂郟山者、北邙山也。王城謂之郟者、以山名之。桓七年王遷盟向之民于郟、襄二十四年齊人城郟、周語晉文公旣定襄王于郟、皆謂王城也。然則云郟鄏者、謂郟山下?溽之地。郟古字容當作夾。]从邑。亡聲。[亦從芒省。會意。莫郎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