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恶】的繁体字。

异体:悪 惡 𢛫

异体:悪 惡 𢛫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アク,オ,ウ;わるい {"法務省戸籍法関連通達・通知": ["悪"]}

惡字字源已被关注:2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惡字字源百家诸说,惡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過也。从心。亞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心」,「亞」聲。本義是罪過、罪惡。

19 字

 詳解: 從「心」,「亞」聲。本義是罪過、罪惡,與「善」相對。《說文》:「惡,過也。从心,亞聲。」如《尚書.蔡仲之命》:「為善不同,同歸于治;為惡不同,同歸于亂。」《左傳.定公五年》「吾以志前惡」,杜預注:「惡,過也。」《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惡」表示惡劣、不好,如《呂氏春秋.簡選》:「今有利劍於此,以刺則不中,以擊則不及,與惡劍無擇,為是鬭因用惡劍則不可。」又表示醜,與「美」相對。如《莊子.德充符》:「衛有惡人焉,曰哀駘它。」郭象注:「惡,醜也。」《荀子.非相》:「長短、小大、美惡形相,豈論也哉!」

  「惡」表示凶險、凶猛。例如《戰國策.韓策一》:「韓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伯牛有惡疾,孔子往問之。」唐代韓愈〈猛虎行〉:「誰云猛虎惡,中路正悲啼。」亦表示凶惡,如《史記.封禪書》:「乃作畫雲氣車,及各以勝日駕車辟惡鬼。」《荀子.王霸》:「是故百姓賤之如㑌,惡之如鬼。」

  「惡」有討厭、厭惡的意思。《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如《左傳.隱公元年》:「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呂氏春秋.首時》:「其貌適吾所甚惡也。」高誘注:「惡,憎也。」「惡」與「好」相對,如《左傳.僖公十五年》:「好我者勸,惡我者懼。」《論語.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荀子.天論》:「好惡、喜怒、哀樂臧焉,夫是之謂天情。」

  「惡」又表示畏懼、害怕,如《孟子.萬章下》:「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戰國策.趙策四》:「王翦惡之,乃多與趙王寵臣郭開等金,使為反間。」《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惡」也引申為惡意的中傷、誹謗。如《戰國策.秦策一》:「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史記.李斯列傳》:「初,趙高為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人有惡噲黨於呂氏」,顏師古注:「惡,謂毁譖,言其罪惡也。」

  「惡」作疑問代詞表示哪裡、怎麼,相當於「安」、「何」。如《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惡乎定」,焦循正義:「惡,猶安也,何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宗?」《春秋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惡有言人之國賢若此者乎」,何休注:「惡有,猶何有,寧有此之類也。」

  「惡」可作程度副詞,相當於「甚」、「很」,如《淮南子.墬形》:「其人大面短頤,美須惡肥。」亦可作歎詞,同「烏」。《集韻.模韻》:「惡,通作烏。」如《荀子.法行》「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楊倞注:「惡,猶言烏。」

  出土簡帛文獻中常以「亞」表示「惡」,如《郭店簡.老子甲》簡15:「天下皆智(知)𢼸(美)之為𢼸(美)也,亞(惡)已。」馬王堆帛書乙本、北大漢簡本亦作「亞」,讀為「惡」。傳世本、馬王堆帛書甲本「亞」作「惡」。1182 字相關漢字: 心,亞,善,美,好,安,何,甚,很,烏

惡字字源演变,惡字源流

惡字源流

楚-簡

上博

惡字源流

楚-簡

天星觀

惡字源流

楚-簡

郭店

惡字源流

秦-簡

放馬灘

惡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惡字源流

秦-簡

關沮

惡字源流

漢-簡

張家山

惡字源流

漢-石

熹平石經

惡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惡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惡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惡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惡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惡字书法,惡字写法,惡字图片

惡字源流

秦-隸

睡虎地簡牘

惡字源流

漢-篆

馬王堆帛書

惡字源流

漢-隸

惡字源流

晉-楷

王徽之

惡字源流

晉-行

王操之(傳)

惡字源流

晉-行

王羲之(傳)

惡字源流

晉-行

王獻之

惡字源流

晉-草

王羲之

惡字源流

晉-草

王獻之(傳)

惡字源流

隋-楷

惡字源流

隋-楷

智永

惡字源流

隋-草

智永

惡字源流

唐-篆

李陽冰(傳)

惡字源流

唐-楷

柳公權

惡字源流

唐-楷

魏棲梧

惡字源流

唐-楷

褚遂良

惡字源流

唐-楷

歐陽通

惡字源流

唐-行

陸柬之

惡字源流

唐-行

釋懷仁集王羲之

惡字源流

唐-行

賀知章

惡字源流

唐-行

歐陽詢

惡字源流

唐-草

孫過庭

惡字源流

宋-楷

黃庭堅

惡字源流

宋-楷

歐陽修

惡字源流

宋-楷

張即之

惡字源流

宋-行

米芾

惡字源流

宋-草

趙佶

惡字源流

元-篆

吳叡

惡字源流

元-隸

吳叡

惡字源流

元-隸

趙孟頫

惡字源流

元-楷

趙孟頫

惡字源流

元-草

鮮于樞

惡字源流

元-草

揭傒斯

惡字源流

明-楷

祝允明

惡字源流

明-楷

王寵

惡字源流

明-草

韓道亨

惡字源流

清-篆

楊沂孫

惡字源流

清-篆

鄧琰

惡字源流

清-篆

黃士陵

惡字源流

清-隸

鄧石如

惡字源流

清-楷

劉墉

惡字源流

清-行

鄭燮

惡字源流

近-楷

沈尹默

惡字源流

近-草

沈尹默

惡字源流

南北朝-楷

惡字源流

南北朝-楷

李仲璇

惡字字源读音,惡字字源字义及惡字常用词组

  • e4罪过;罪恶 与“善”相对

  • e4害

  • e4坏;不好

  • e4腐坏;凋谢

  • e4丑陋

  • e4厉害;凶猛

  • e4指收成不好

  • e4(身心)不适;不快

  • e4疾病;暴病

  • e4泛指污秽和腐烂之物

  • e4粪便

  • e4副词 表示程度,相当于“甚”、“很”

  • e4困扼

  • e4通=亞(ya4) 次;在后亞

  • wu4讨厌;憎恨

  • wu4羞耻

  • wu4忌讳

  • wu4畏惧;害怕

  • wu4得罪

  • wu4诋毁;中伤

  • wu1代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 wu1叹气

  • e3[惡心]1.欲呕吐的感觉 2.使人厌恶

  • hu1[惡池]同“=滹池” 水名滹

惡字康熙字典字源

【卯集上】【心字部】

〔古文〕亞【唐韻】烏各切【集韻】【韻會】遏鄂切【正韻】遏各切,𠀤音堊。

【廣韻】不善也。从心亞聲。

【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

 又醜陋也。

【書·洪範】六極,五曰惡。

【傳】醜陋也。

【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

 又瑕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敝盡而無惡。

【註】雖至敝盡,無瑕惡也。

 又粗也。

【史記·項羽本紀】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謂粗飯也。

 又年凶曰歲惡。

 又器物不良曰苦惡。

 又糞穢也。

【前漢·昌邑王傳】如是靑蠅惡矣。

【師古曰】惡卽矢也。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

 又多所不可曰性惡。

【後漢·華陀傳】爲人性惡難得意。

 又【廣韻】烏路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𠀤汙去聲。憎也,疾也。

【左傳·隱三年】周鄭交惡。

【註】兩相疾惡也。

 又忌也。

【禮·王制】奉諱惡。

【註】奉謂進也,諱謂先生之名,惡謂子卯忌日,謂奉進於王,以所諱所惡也。

 又恥也。

【孟子】羞惡之心。

 又【廣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韻會】汪烏切,𠀤音汙。安也,何也。

【論語】惡乎成名。

【孟子】居惡在。

 又歎辭。

【孟子】惡,是何言也。

 又與滹同。

【禮·禮器】晉人將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惡池。

【古今字考】惡同滹,池同沱,卽滹沱河也。

 古但作亞,加心作惡。加言作䛩,𠀤轉註。因各轉聲成亞,惡,䛩三文。

【集韻】䛩卽惡也。 唐韻(751)

惡字说文解字字源

過也。[人有過曰惡。有過而人憎之亦曰惡。本無去入之別。後人強分之。]从心。亞聲。[烏各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