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闽】的繁体字。

异体:闽

异体:闽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ビン,ブン,バン,ミン,モン,マン;

閩字字源已被关注:58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1

閩字字源百家诸说,閩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東南越。它穜。从虫。門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虫」,「門」聲,表示古種族名,生活於今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帶,後因稱福建為閩。

39 字

 詳解: 從「虫」,「門」聲,表示古種族名,生活於今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帶,後因稱福建為閩。《說文》:「東南越蛇穜。从虫,門聲。」 《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鄭玄注:「閩,蠻之別也。」孫詒讓正義:「閩,即今福建,在周為南蠻之別也。」

  「閩」亦為五代十國之一。公元893年王潮據今福建之地,任福建觀察使,旋升威武軍節度使。後其弟王審知在909年被後梁封為閩王。933年王審知子王延鈞稱帝,建都長樂(今福建福州),國號閩。943年王延鈞弟王延政又在建州稱帝,國號殷。945年復國號閩,為南唐所滅。共歷六主,三十七年。

  今在浙南、福建、廣東、海南、台灣等地仍有大量的「閩語」分佈,「閩語」內部差異巨大,語言層次豐富,存古特徵明顯,是方言學與歷史語言學研究的重要對象。353 字相關漢字: 虫,門

閩字字源演变,閩字源流

閩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閩字源流

宋-印

廣韻

閩字源流

宋-印

增韻

閩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閩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閩字书法,閩字写法,閩字图片

閩字源流

漢-篆

馬王堆帛書

閩字源流

晉-隸

閩字源流

唐-楷

王知敬

閩字源流

宋-行

米芾

閩字源流

元-行

鮮于樞

閩字源流

近-楷

鄭孝胥

閩字字源读音,閩字字源字义及閩字常用词组

  • min3古代少数民族名,越族的一支 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一带地方,因以为地名

  • min3古国名,五代十国之一 唐末,王潮据今福建省之地,任威武军节度使,后其弟审知在公元909年被后梁封为闽王 933年审知次子延钧自称帝,国号闽,建都长乐(今福建省福州市) 943年延钧弟延政又在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称帝,国号殷 945年复国号闽 为南塘李璟所灭 共历三世、六主

  • min3福建省的简称

  • min3通=蟁(wen2) 蚊蟁

  • min3姓

閩字康熙字典字源

【戌集上】【門字部】 【唐韻】武巾切【集韻】【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𠀤音珉。

【說文】東南越種。

【廣韻】閩越。

【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

【史記·東越傳】閩越王無諸。

【註】東越之別名。

【註】按《說文》云閩,東越,蛇種也。故字从虫門聲。

【山海經】閩在海中。

【註】閩越卽西甌,今建安郡是也。

 又古養鳥官。

【周禮·秋官·閩隷】閩隷掌役畜養鳥,而阜蕃敎擾之。

 又【廣韻】【集韻】𠀤無分切,音文。

【周禮·七閩釋文】又音文。

 又【廣韻】音旻。

【周禮·七閩釋文】鄭氏音旻。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周禮·七閩釋文】漢書音義,服虔者近蠻。 說文(121)

閩字说文解字字源

東南越。[釋名曰。越、夷蠻之國也。度越禮義。無所拘也。職方氏。七閩。鄭司農曰。南方曰蠻。後鄭曰。閩、蠻之别也。引國語閩芈蠻矣。]它穜。从虫。門聲。[武巾切。古音在十三部。月令注叚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