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泾】的繁体字。

异体:泾

异体:泾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キョウ,ケイ;まっすぐ

涇字字源已被关注: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3

涇字字源百家诸说,涇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涇水。出安定涇陽幵頭山。東南入渭。雝州之川也。从水。巠聲。

  • 《字源》形声

金文從「水」,「巠」聲。早期金文於「巠」中加數小點,當為飾筆。金文用作地名,表示涇水,克鐘:「王親令克遹涇東至于京𠂤(師)」。意思是說周王親自命令克,巡視涇水東面至於京師一帶。

  《說文》:「涇,水。出安定涇陽幵頭山,東南入渭。雝州之川也。从水巠聲。」126 字相關漢字: 水,巠

涇字字源演变,涇字源流

涇字源流

周-金

西周早期

涇字源流

楚-簡

郭店

涇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涇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涇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涇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涇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涇字书法,涇字写法,涇字图片

涇字源流

三國-草

皇象(傳)

涇字源流

北魏-篆

涇字源流

隋-隸

涇字源流

隋-楷

智永

涇字源流

隋-行

智永

涇字源流

隋-草

智永

涇字源流

唐-篆

李陽冰(傳)

涇字源流

唐-楷

柳公權

涇字源流

唐-行

歐陽詢

涇字源流

唐-草

歐陽詢

涇字源流

唐-草

懷素

涇字源流

宋-楷

趙佶

涇字源流

宋-草

趙構

涇字源流

元-篆

吳叡

涇字源流

元-隸

趙孟頫

涇字源流

元-行

趙孟頫

涇字源流

元-行

鮮于樞

涇字源流

元-草

趙孟頫

涇字源流

元-草

揭傒斯

涇字源流

明-楷

王寵

涇字源流

清-篆

永瑆

涇字源流

清-隸

汪士慎

涇字源流

清-隸

王澍

涇字源流

清-草

歸莊

涇字字源读音,涇字字源字义及涇字常用词组

  • jing1水名 1.渭水支流 有南、北二源:北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南源出甘肃省华亭县,至平凉市境河流后,又东南流入陕西省,经长武县、彬县、泾阳县等地,至高陵县入渭河 2.安徽省南部青弋江上流 又名赏溪 至泾县西,与藤溪(徽水)合,东北流为青弋江

  • jing1古州名 辖境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甘肃省平凉、华亭、崇信、泾川、灵台,陕西省彬县、旬邑、永寿等市县及甘肃省镇原县部分地区

  • jing1县名 在安徽省东南部

  • jing1通=經經

  • jing1方言 沟渠

  • jing1直流的水波

  • qing3泉

涇字康熙字典字源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古靈切【集韻】【韻會】堅靈切,𠀤音經。水名。

【說文】水出安定涇陽开頭山。

【書·禹貢】涇屬渭汭。

【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川涇汭。

 又丹陽有涇水。

【前漢·地理志註】涇水,出蕪湖。

 又交趾有涇水。

【水經注】涇水,出龍編縣高山。

 又通也。

【莊子·秋水篇】涇流之大。

【註】涇,通也。謂通流也。

 又州名。

【韻會】漢武分安定郡,元魏攺涇州。

 又縣名。涇陽縣,屬西安府,本秦縣。涇縣,屬寧國府。本唐猷州。𠀤見【廣輿記】。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泉也。

 又古定切,音徑。涇涏,直流也。 說文(121)

涇字说文解字字源

涇水。出安定涇陽幵頭山。東南入渭。[禹貢雍州曰。涇屬渭汭。周禮職方氏曰。雍州、其川涇。前志曰。安定郡涇陽、幵頭山在西。禹貢涇水所出。東南至陽陵入渭。過郡三。行千六十里。雍州川。陽陵屬左馮翊。過郡三者、安定扶風馮翊也。今甘肅平涼府附郭平涼縣府西南有故涇陽城、漢縣也。幵頭山亦作筓頭山。始皇紀作雞頭山。在今平涼府西南四十里。今涇水出山之涇谷。經涇州。又經陝西邠州長武縣。至西安府高陵縣西南二十里入渭。曰涇口。大致東南流也。涇濁渭淸。故詩曰涇以渭濁。涇水漑田之利。自秦漢鄭國白公而後。迄於唐宋元明。皆修傷白渠。]雝州之川也。[周禮職方氏文。班氏述地理志曰。采獲舊聞。考迹詩書。推表山川。以綴禹貢、周官、春秋。故每言禹貢某山。禹貢某水。某州川。某州浸。許意略同。]从水。巠聲。[古靈切。十一部。按爾雅直波爲俓。釋名作直波曰涇。云涇、徑也。言如道徑也。莊子。涇流之大。司馬彪云。涇、通也。大雅。鳧鷖在涇。鄭箋曰。涇、水中也。與下章沙訓水旁爲反對。謂水中流徑直、孤往之波也。今蘇州嘉興溝瀆曰某涇、某涇。亦謂其可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