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chou1

①病愈。

②损害,减损。

异体:𤵃 𤹭 𤺟 ,𬏬

异体:𤵃 𤹭 𤺟 ,𬏬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チュウ,チュ,リョウ;いえる

瘳字字源已被关注:2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16

瘳字字源百家诸说,瘳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疾瘉也。从𤕫。翏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甲骨文從「疒」從「翏」省聲,金文「疒」,「翏」聲,表示病情好轉,引申為疾病痊愈。

40 字

 詳解: 甲骨文從「疒」從「翏」省聲,金文「疒」,「翏」聲,表示病情好轉,引申為疾病痊愈。《說文》:「瘳,疾瘉也。从疒,翏聲。」

  張舜徽認為「瘳」表示疾病減輕,病情好轉、有起色之意。王鳳陽認為「愈」(又作「瘉」、「癒」)、「瘳」最初只表示病情好轉;後來「瘳」、「愈」都既可表示病好,也可表示病情好轉、有起色;「瘳」後可用來比喻社會民生狀況的好轉,這是「愈」所沒有的,《莊子.列御寇》:「吾以仲尼為貞幹,國其有瘳乎。」意謂以孔子為治國棟樑,國家(的情況)會有起色的。

  甲骨文辭殘,意義不議。金文從「疒」從「翏」省,用作人名。三年附余令韓譙戈:「工帀(師)罕瘳」,「工師」是官名,「罕瘳」是人名。秦印亦用作人名,《秦印文字彙編》頁149:「王瘳」。

  戰國竹簡和漢帛書皆表示病愈、病好,《清華簡一.祭公》簡3:「祭公拜手稽首,曰:『天子,𢘓(謀)父縢(朕)疾隹(惟)不瘳。』」「謀父」是西周時期的卿士,姬姓,祭氏,字謀父,是周公旦的後裔。全句意謂祭公向天子行拜手稽首禮,說道:「天子,謀父我的病情不會好轉。」

  《新蔡楚簡》甲三簡22:「速瘳速瘥」,「瘳」、「瘥」都表示痊愈、病好,全句意謂迅速病好。《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108:「病瘳」,即病好。

  《馬王堆漢帛書.五十二病方》第395行:「十餘日而瘳如故。」表示十幾天後病好,跟原來一樣。《馬王堆漢帛書.五十二病方》第64行:「犬所齧,令毋痛及易瘳方:令齧者臥,而令人以酒財沃其傷,已沃而越之,嘗試,毋禁。」意謂被狗咬的病人,使傷口止痛和迅速治好的藥方:讓被咬的人躺着,叫別人用適量的酒反復沖洗他的傷口,沖洗後不要拭乾,讓酒液自然揮發,本方經過應用有效(馬繼興)。

  「藥不瞑眩,厥疾不瘳」是古時的諺語,表示如果藥物不能使人頭暈目眩,病就不會痊癒。《國語.楚語上》:「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清華簡三.說命中》簡4:「若藥,女(如)不瞑眩,越疾罔瘳。」指藥力太小,病不會好,比喻做事力度不足,便達不到效果;又指為了治病,就不能顧忌藥物的副作用,比喻為了糾正錯誤,就不能害怕批評指責。

  成語「創痍未瘳」表示創傷還沒有康復,比喻戰爭或災害造成的破壞沒有完全恢復。諺語「病始於少瘳,禍生於懈慢」形容病情的惡化,常常在疾病稍見好轉、人們不防備的時候開始的;禍患常常發生在人們粗疏懈慢、毫無戒備的時候。《鄧析子.轉辭》:「患生於官成,病始於少瘳,偏生於懈慢,孝衰於妻子。」意謂憂患產生於做官有了成績,疾病開始於稍稍好轉,災禍發生於鬆懈怠慢,孝順衰減於有了妻兒。

  「厥疾勿瘳」形容病得很嚴重而不得痊癒。《幼學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厥疾勿瘳,言其病篤。」「夷瘳」則表示疾病平復痊愈,比喻生民疾苦的解除。《詩.大雅.瞻卬》:「罪罟不收,靡有夷瘳。」意謂刑網(嚴密的法律規條)不收斂,人民的苦痛沒有解除。

  漢帛書又假借為「戮」,《馬王堆漢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45行:「其主道離人理,處狂惑之立(位)處不吾(悟),身必有瘳(戮)。」意謂君主治國之道背離為人的道德規範,身處狂妄昏惑之位而不醒悟,自身必然被殺害。

  「瘳」又是現行較罕見的姓氏,分布於今新疆之布爾津、湖南之新晃、浙江之嵊縣等地(竇學田)。一說「瘳」姓疑為「廖」姓之訛(袁義達、杜若甫)。戰國和漢代文字有「瘳」姓,《古璽彙編》2644:「瘳暲」,《包山楚簡》簡188:「瘳亞夫」,《漢印文字徵》:「瘳福」,王輝認為「瘳」作為姓氏通作「廖」。1416 字相關漢字: 疒,翏,愈,瘉,癒,瘥,戮,廖

瘳字字源演变,瘳字源流

瘳字源流

戰國-金

戰國晚期

瘳字源流

楚-簡

天星觀

瘳字源流

楚-簡

包山

瘳字源流

楚-簡

新蔡葛陵

瘳字源流

秦-簡

放馬灘

瘳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瘳字源流

秦-簡

關沮

瘳字源流

漢-簡

張家山

瘳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瘳字源流

宋-印

廣韻

瘳字源流

宋-印

增韻

瘳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瘳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瘳字书法,瘳字写法,瘳字图片

瘳字源流

漢-隸

瘳字源流

唐-楷

薛稷

瘳字源流

明-草

倪元璐

瘳字字源读音,瘳字字源字义及瘳字常用词组

  • chou1病愈

  • chou1减损;损失

  • lu4病

  • lu4通=戮 杀;害戮

瘳字康熙字典字源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丑鳩切,𠀤音抽。

【說文】疾病瘉也。

【徐曰】忽愈,若抽去之也。

【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詩·鄭風】旣見君子,云胡不瘳。

【傳】瘳,愈也。

【左傳·昭十三年】事齊楚,其何瘳於晉。

【註】瘳,差也。

 又損也。

【晉語】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已何瘳。

【註】瘳,損也。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義同。 說文(121)

瘳字说文解字字源

疾瘉也。[二字互訓也。]从𤕫。翏聲。[敕鳩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