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shu1

①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

②分散:~散。仗义~财。

③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稀~。天网恢恢,~而不漏。

④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

⑤不细密,忽略:~忽。

⑥空虚:志大才~。

⑦不熟悉:生~。

⑧粗劣:~食。~粝。

⑨古同【蔬】,蔬菜。

⑩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⑾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⑿姓。

异体:

①疎 踈 䟽 𤕟 𥿇 𦠦 𨘖

异体:

①疎 踈 䟽 𤕟 𥿇 𦠦 𨘖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ソ,ショ;あらい,うとい,うとむ,うとんじる,とおる,まばら,さかん

疏字字源已被关注: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5

疏字字源百家诸说,疏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通也。从㐬。从疋。疋亦聲。

  • 《字源》形声

  • 《漢多》從「㐬」,從「疋」,「疋」亦聲。本義是疏通、開通。

 略說: 從「㐬」,從「疋」,「疋」亦聲。本義是疏通、開通。

25 字

 詳解: 從「㐬」,從「疋」,「疋」亦聲。本義是疏通、開通。《說文》:「疏,通也。从㐬从疋,疋亦聲。」如《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漢書.溝洫志》:「四海之眾不可誣,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

  「疏」引申表示分散、分開。如《淮南子.道應》:「智伯圍襄子於晉陽,襄子疏隊而擊之,大敗智伯。」高誘注:「疏,分也。」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官一》簡414:「疏削明旗,所以疑適(敵)也。」

  「疏」表示疏遠、不親近。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夫舉無他,唯善所在,親疏一也。」《戰國策.秦策三》:「即使文王疏呂望而弗與深言,是周無天子之德,而文、武無與成其王也。」

  「疏」表示稀疏、疏落。如《老子.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高亨注:「疏,稀疏,不密。」《漢書.賈誼傳》:「天下初定,制度疏闊。」

  「疏」表示疏忽、鬆懈。如《墨子.雜守》:「池外廉有要有害,必為疑人,令往來行夜者射之,謀其疏者。」《韓非子.五蠹》:「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則為強國制矣。」

  「疏」表示粗疏、疏陋。《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云肅年少麤疏,未可用。」

  「疏」表示生疏、不擅長。如東晉陶潛〈詠荊軻〉:「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後漢書.儒林列傳》:「然章句漸疏,而多以浮華相尚,儒者之風蓋衰矣。」

  「疏」亦表示可食用的蔬菜,後作「蔬」。如《周禮.天官.太宰》:「八曰臣妾聚斂疏材。」鄭玄注:「疏材,百草根實可食者。」《淮南子.主術》「丘陵阪險不生五穀者,以樹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為民資。」高誘注:「菜蔬曰疏。」

  「疏」表示分條陳述、分條記錄。如《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簡91-92:「即疏書甲等名事關諜(牒)北(背)。」整理者注:「疏書,分條記錄。」全句意謂當即將甲等的姓名、身份、籍貫分條記錄在文書背面。又如《漢書.李廣蘇建傳》:「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顏師古注:「疏,謂條錄之。」

  「疏」表示奏章。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常從上至長楊獵,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文心雕龍.奏啟》:「自漢以來,奏事或稱上疏。」又指上呈奏章,如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鄉貢》:「大曆中,楊綰疏請復舊章,貴全乎實。」

  「疏」還特指闡釋經書和注文的文字,如《十三經注疏》。唐玄宗《孝經.序》:「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內意有兼明,具載則文繁,略之又義闕,今存於疏,用廣發揮。」北宋曾鞏〈陳書目錄序〉:「其疑者亦不敢損益,特各疏於篇末。」1125 字相關漢字: 㐬,疋,蔬

疏字字源演变,疏字源流

疏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疏字源流

秦-簡

嶽麓書院

疏字源流

漢-簡

張家山

疏字源流

宋-印

增韻

疏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疏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疏字书法,疏字写法,疏字图片

疏字源流

漢-篆

馬王堆帛書

疏字源流

漢-篆

疏字源流

漢-隸

疏字源流

唐-篆

李陽冰(傳)

疏字源流

元-篆

吳叡

疏字源流

清-篆

徐三庚

疏字源流

清-楷

朱耷

疏字源流

清-行

趙之謙

疏字源流

近-隸

曹銓

疏字字源读音,疏字字源字义及疏字常用词组

  • shu1疏导;开通

  • shu1通

  • shu1分布;陈列

  • shu1分散;分开

  • shu1分赐;给予

  • shu1稀;阔

  • shu1疏远;不亲近

  • shu1距事理远,不切实际

  • shu1粗略;不细密 如:疏忽;疏漏;疏于防范

  • shu1粗糙

  • shu1蔬菜 后作=蔬蔬

  • shu1空虚;浅薄 如:空疏;志大才疏

  • shu1不熟悉,不熟练 如:荒疏;人地生疏

  • shu1清除;排除

  • shu1撤退

  • shu1雕刻;画饰

  • shu1窗

  • shu1同=梳 1.整理头发的用具 2.整理梳

  • shu1通=疋(shu1) 赤脚疋

  • shu1通=搜(sou1) 搜索;搜寻搜

  • shu1姓

  • shu1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 shu1奏章 如:《論積貯疏》;《論貴粟疏》;《街亭自貶疏》

  • shu1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述或进一步发挥的文字 如:注疏;义疏;疏证

  • shu1书信

  • shu1僧道拜忏时所分化的祝告文

疏字康熙字典字源

【午集上】【疋字部】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𠀤音梳。

【說文】通也。本作𤕟。今作疏。

【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

【註】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遲也。

【疏】疏,通也。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

【經解】疏通知遠。

 又遠也。

【詩·大雅】予曰有疏附。

【傳】率下親上曰疏附。

【箋】疏附,使疏者親也。

【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

 又麤也。

【詩·大雅】彼疏斯粺。

【箋】疏,麤也。謂糲米也。

【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

【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疏之言麤也。又【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又分也。

【孟子】禹疏九河。

【史記·黥布傳】疏爵而貴之。

 又稀也。

【穀梁傳·隱八年】庚辰大雨雪。

【傳】志疏數也。

【疏】遠者爲疏,近者爲數也。

【禮·祭義】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

【楚辭·九歌】疏緩節兮安歌。

【註】使曲節希緩,而安音淸歌。

 又治也。

【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疏峰抗高館,對嶺臨迴溪。

【註】疏治也。

 又刻也。

【禮·明堂位】疏屛,天子之廟飾也。

【疏】疏,刻也。屛,樹也。謂刻於屛樹,爲雲氣蠱獸也。

【又】殷以疏勺。

【註】疏,通刻其頭。

【後漢·梁冀傳】窗牖皆綺疏靑瑣。

【註】鏤爲綺文也。

 又畫也。

【管子·問篇】大夫疏器。

【註】疏,飾畫也。

【何晏·景福殿賦】羅疏柱之汨越。

【註】疏柱,畫柱也。

 又徹也。

【晉語】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

【註】蔬,徹也。

 又布也。

【楚辭·九歌】疏石蘭兮爲芳。

【註】疏,布𨻰也。

 又大也。

【揚子·太𤣥經】方州部家,三位疏成。

【註】疏,大也。

 又菜也。與蔬同。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八曰臣妾,聚斂疏材。

【註】疏材,百草根實可食者,疏不熟曰饉。

【釋文】菜也。又【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註疏材,艸木有實者。

 又【淮南子·道應訓】子佩疏揖,北面立於殿下。

【註】疏,徒跣也。

 又扶疏,枝葉盛貌。

【揚子·太𤣥經】見小勿用,以我扶疏。

【註】秋木扶疏而大,故可用。

 又【正韻】渠疏杷也。

 又疏躍,布散也。

【淮南子·俶眞訓】今夫萬物之疏躍枝舉,百事之莖葉條枝,皆本于一根,而條循千萬也。

 又疏疏,衣服盛貌。

【韓詩外傳】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

 又【揚子·太𤣥經】穀不穀,失疏數。

【註】疏數,不平也。

 又姓。漢疏廣,疏受。

 又國名。

【潛夫論】捿疏猗姓。

【路史】夏世侯伯也。

 又山名。

【山海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

【註】按文中子云:疏屬之南,汾水之曲,卽斯山也。

 又鳥名。

【禮·曲禮】雉曰疏趾。

【疏】雉肥則兩足開張,趾相去疏也。

 又獸名。

【山海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䑏疏。

 又【韻會補】與梳通。揚雄,頭蓬不暇梳。

 又【集韻】孫租切,音蘇。粗也。

 又【廣韻】所助切【正韻】所故切,𠀤音數。條𨻰也。

【揚雄·解嘲】獨可抗疏時道是非。

 又記注也。

 又【韻補】叶山宜切,音詩。

【劉章·耕田歌】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考證:〔【周禮·天官·大冢宰】〕 謹照原文省冢字。〔【地官·稍人】疏材木材。

【註】凡畜聚之物,瓜瓠葵芋禦冬之具。〕 謹按此委人非稍人。凡畜聚之物乃經文非註文。瓜瓠葵芋禦冬之具乃畜聚之物四字之註非疏材二字之註。謹照原文改爲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註疏材,艸木有實者。〔【禮·檀弓】雉曰疏趾。〕 謹照原書檀弓改曲禮。 說文(121)

疏字说文解字字源

通也。[疋部曰。?、通也。疏與?音義皆同。皆从疋者、疋所以通也。鄭注月令明堂位、薛解西京賦張注靈光殿賦皆訓疏爲刻鏤。古?疏?三字通用矣。疏之引申爲疏闊、分疏、疏記。]从㐬。从疋。疋亦聲。[所葅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