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fen3

①细末儿:~末。~剂。~尘。米~。花~。药~。漂白~。

②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墨登场。~黛。扑~。~霜。

③用涂料抹刷:~刷。~饰。

④使破碎,成为粉末:~碎。~身碎骨。

⑤白色的或带粉末的:~墙。~蝶。~连纸。~笔画。

⑥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丝。凉~。~皮。~芡。米~肉。

⑦浅红色:~色。~花。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フン;こ,こな {"参考情報": "国字:デシメートル"}

粉字字源已被关注: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粉字字源百家诸说,粉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所以傅面者也。从米。分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米」,「分」聲。本義是米、豆等製成的粉末,古人用來化妝。

30 字

 詳解: 從「米」,「分」聲。本義是米、豆等製成的粉末,古人用來化妝。《說文》:「粉,傅面者也。从米,分聲。」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米末謂之粉。」如《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急就篇》「芬薰脂粉膏澤筩」,顏師古注:「粉謂鉛粉及米粉,皆以傅面取光潔也。」

  「粉」後來泛指細末狀的東西。《正字通.米部》:「凡物磑之如屑者皆曰粉。」如《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作紫粉法:用白米英粉三分,胡粉一分,和合均調。」唐代白居易〈繚綾〉:「汗沾粉汙不再著,曳土蹋泥無惜心。」

  「粉」作動詞表示使之成為粉末、粉碎。《釋名.釋首飾》:「粉,分也,研米使分散。」如《周禮.天管.籩人》「糗餌粉餈」,鄭玄注:「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為也。」北宋蘇軾〈葉嘉傳〉:「臣山藪猥士,幸惟陛下採擇至此。可以利生,雖粉身碎骨,臣不辭也。」

  「粉」亦表示粉刷、粉飾。《集韻.問韻》:「粉,傅也,飾也。」如《史記.滑稽列傳》:「共粉飾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太玄.視》:「粉其題䪻,雨其渥須,視無姝。」司馬光集注:「偽久必敗,如粉其題額而遇雨,沾渥其須,他人視之,安有好乎?」

  「粉」表示白色。如唐代岑參〈詠郡齋壁畫片雲〉:「雲片何人畫,塵侵粉色微。」《紅樓夢》第24回:「紅玉不覺的粉面含羞,問道:『二爺在那裏拾著的?』」

  「粉」後來還表示(穀物)粉末製成的食品,如米粉、粉絲、涼粉等。如元代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宰下羊,漏下粉,蒸下饅頭。」《警世通言.第五卷》:「王三郎正蒸進一籠熟粉,擺一碗糖餡,要做餅子。」686 字相關漢字: 米,分

粉字字源演变,粉字源流

粉字源流

楚-簡

包山

粉字源流

秦-簡

關沮

粉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粉字源流

宋-印

廣韻

粉字源流

宋-印

增韻

粉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粉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粉字书法,粉字写法,粉字图片

粉字源流

三國-草

皇象(傳)

粉字源流

晉-行

紀瞻(傳)

粉字源流

唐-楷

歐陽詢

粉字源流

唐-楷

歐陽通

粉字源流

唐-行

李邕(傳)

粉字源流

宋-行

黃庭堅

粉字源流

元-草

趙孟頫

粉字源流

明-楷

文徵明

粉字源流

明-行

唐寅

粉字源流

明-草

陳淳

粉字源流

明-草

徐渭

粉字源流

清-隸

鄭簠

粉字源流

清-楷

趙之謙

粉字源流

近-行

潘伯鷹

粉字字源读音,粉字字源字义及粉字常用词组

  • fen3化妆用的粉末

  • fen3细末;粉末 如:胡椒粉;漂白粉

  • fen3用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如:凉粉;粉干;炒粉

  • fen3使成粉末;粉碎

  • fen3表面带有粉状物的

  • fen3白色的

  • fen3粉红色 如:粉色;粉牡丹

  • fen3绘画用的颜料

  • fen3古水名 汉水支流,即今湖北省谷城县的南河

  • fen3擦粉;粉刷

粉字康熙字典字源

【未集上】【米字部】 【廣韻】方吻切【集韻】【韻會】【正韻】府吻切,𠀤分上聲。

【篇海】米粉。

【釋名】分也。硏米使分散也。

【周禮·天官】修籩之實,糗餌粉餈。

【註】豆屑也。

 又【說文】傅面者也。

【韻會】古傅面亦用米粉。又染之爲紅粉,後乃燒鉛爲粉。

【博物志】燒鉛成胡粉。

【釋名】胡粉,胡餬也,脂和以塗面也。

 又【正韻】設采潤色謂之粉澤。

 又煆石爲白灰,塗牆壁曰粉。

【白居易詩】文昌新入有光輝,紫界金牆白粉闈。

【註】尙書省皆以粉圖壁,畫古賢列士,曰畫省,亦曰粉省。

 又【事文類聚】海粉母如墨魚形,大三四寸,冬畜家中,春種海濵田內,色綠如荷包,海粉卽所溲也。或曰插竹枝田中,母緣枝吐出成粉。

 又【正字通】凡物磑之如屑者,皆爲粉。粉通稱,非獨米也。

 又竹名。

【閩部疏】粉竹舂絲,爲佳紙料者,美于江南之白苧。

 又地名。

【水經】堵水出自上粉縣。

【注】孟達爲太守,治房陵,故縣有粉水,縣居其上,故曰上粉。取此水漬粉,皓耀鮮潔,縣水皆取名焉。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傳也。飾也。

【字彙補】粉,白飾也,从上聲。所以傳物曰粉,从去聲。《字彙》皆作府刎切,非。 說文(121)

粉字说文解字字源

所以傅面者也。[所㠯字舊奪。今補。小徐曰。古傅面亦用米粉。故齊民要術有傅面粉英。按據賈氏說。粉英僅堪妝摩身體耳。傅人面者固胡粉也。許所云傅面者、凡外曰面。周禮傅於餌餈之上者是也。引伸爲凡細末之偁。]从米。分聲。[方?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