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同【集】字。

异体:亽

异体:亽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シュウ,ジュウ;

亼字字源已被关注:14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0

亼字字源百家诸说,亼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凡亼之屬皆从亼。讀若集。

  • 《字源》不是独立的字形

  • 《漢多》「亼」在甲骨文及金文中都沒有獨立成字,但卻廣泛地用作造字的部件,意義是向下張口,本網頁常稱之為「倒口」(inverted mouth)。

 略說: 「亼」在甲骨文及金文中都沒有獨立成字,但卻廣泛地用作造字的部件,意義是向下張口,本網頁常稱之為「倒口」(inverted mouth)。

68 字

 詳解: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亼」作為其他字的部件時,多可視作「口」的另一種寫法,表達的是倒轉向下張開的「口」,或曰「倒口」。「倒口」作為部件與許多字的結構與取義都極有關係,如引出解日常吃喝的「飲」、「食」;解呼氣吹奏的「今」、「龠」;和解向下面說話訓令的「命」、「令」;甚至解抽象的語言思想的「侖」、「念」等。由是觀之,「亼」字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構義部件。

  然而「亼」這個部件 (音「口」,Unicode U+4EBC),自古到今都很容易與另一寫作「𠓛」的部件 (音「集」,Unicode U+204DB)相混淆。這種相混的情況,古代的《說文》,和今日的《漢語大字典》,都不能免﹗

  查「𠓛」從入從一,指的即《說文》的「三合之形」,與本欄頭字解「倒口」的「亼」於認知上必須予以清楚區別。就字的形態而言,「𠓛」的三劃都較直,而「亼」由於指向下張開的口,因此代表上下嘴唇的兩劃都較彎。這一點從金文的許多相關字形中都可以清楚得見。

  參見「𠓛」。416 字相關漢字: 口,飲,食,今,龠,命,令,侖,念,𠓛,集

亼字字源演变,亼字源流

亼字源流

宋-印

廣韻

亼字源流

宋-篆

汗簡

亼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亼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亼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亼字字源读音,亼字字源字义及亼字常用词组

  • 同=集集

亼字康熙字典字源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韻】秦入切,音集。

【說文】亼,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讀若集。

【徐鉉曰】此疑只象形,非从人一也。

【正譌】亼,古集字。凡會合等字𠀤从此。 說文(121)

亼字说文解字字源

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許書通例。其成字者必曰从某。如此言从入一是也。从入一而非會意。則又足之曰。象三合之形。謂似會意而實象形也。]凡亼之屬皆从亼。讀若集。[秦入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