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jiao4

①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再~(再婚)。

②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打~。

异体:𥛲 𨣐 𫑿 𬋕

异体:𥛲 𨣐 𫑿 𬋕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ショウ,ソウ,ジョウ;まつる

醮字字源已被关注:2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0

醮字字源百家诸说,醮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冠娶禮祭也。从酉。焦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醮」本是古代冠禮、婚禮中的一個儀節。又指祭神。

24 字

 詳解: 《說文》:「冠娶禮祭。从酉,焦聲。𥛲,醮或从示。」意指古代用於冠禮和婚禮的一種斟酒儀式,故从「酉」。

  在古代冠禮(男子二十歲的加冠儀式,表示成年)和婚禮中,「醮」指尊者對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後飲盡,不需回敬。《禮記.昏義》:「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鄭玄注:「酌而無酬酢曰醮。醮之禮如冠醮與?其異者於寢耳。」 錢玄《三禮名物通釋.飲食之禮》:「酌而無酬酢者,用醴曰醴,用酒曰醮。均為尊者對卑者之禮。」

  由於長輩對後輩敬酒稱為「醮」,是古代婚禮中的一個儀節,故引申之,「醮」可表示女子嫁人,南朝宋劉敬叔《异苑》卷五:「有女未醮」。古時稱婦人再嫁為「再醮」。

  「醮」又表示祭神,《文選.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

  「醮」又指道士設壇祝禱,《西遊記》第六十二回:「當時延請道士打醮,和尚看經,答天謝地。」傳統社會中,道士設「醮壇」誦經做法事稱作「打醮」。

  香港長洲地區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即佛誕)都有酬神活動,是為「太平清醮」。長洲太平清醮自2005年起重辦,是村民向玄天上帝祈求合境平安、同沾福澤的祭祀慶典,場面浩大,其隆重程度僅次於農曆新年,特色活動包括「飄色會景巡遊」和「搶包山」。「飄色巡遊」由六歲以下的小孩盛裝打扮為各種天上神仙、歷史英雄、神話人物等,活龍活現。她們踏在支架上,昇騰於高空,隨隊巡遊,為村民祈福禳災。而每年此時,村民會在長洲北帝廟前搭建三座砌滿包子的包山。包山上的包子都供奉過神佛,包子上印有「壽」字,稱為「平安包」。在太平清醮的最後一個晚上,會進行「搶包山」比賽,子夜零時由村長號令開始,上百的健兒便攀爬包山,爭奪包子。包山頂峰的包子分數最高,限時內搶到最多高分的包子並返回地面者便勝出。715 字相關漢字: 酉,壽

醮字字源演变,醮字源流

醮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醮字源流

宋-印

廣韻

醮字源流

宋-印

增韻

醮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醮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醮字书法,醮字写法,醮字图片

醮字源流

隋-楷

醮字源流

唐-楷

張從申

醮字字源读音,醮字字源字义及醮字常用词组

  • jiao4古代冠礼、婚礼的一种仪节

  • jiao4祭祀

  • jiao4尽 1.水尽;饮酒尽 2.方言 财尽,贫穷

  • jiao4已婚的妇女再嫁 也称“再醮”或“改醮”

  • jiao4独酌而醉

  • qiao2通=憔 憔悴憔

  • zhan4方言 =沾沾

醮字康熙字典字源

【酉集下】【酉字部】 【唐韻】【集韻】𠀤子肖切,音釂。

【博雅】醮,祭也。

【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致。

 又【說文】冠娶禮祭。

【禮·冠義】醮於客位。

【疏】酌而無酬酢曰醮。又【昏義】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

【註】父醮酌子命往迎婦,以男當倡導其女也。

 又盡也。

【爾雅·釋水】水醮曰厬。

【疏】醮,盡也。

【荀子·禮論篇】利爵之不醮也。

【註】謂祭祀告利成,其爵不卒奠於筵前也。又【正字通】凡僧道設壇祈禱曰醮。

【張端義·貴耳集】徽考寶籙宮設醮,一日親臨之,道士伏章久乃起。上問故,對曰:適至上帝所,値奎宿奏事,畢,章始達。上問奎宿何神。曰:本朝蘇軾。是後謗議者言皆不入,雖道流之說出于戃怳,然不爲無補也。

 又【五音集韻】昨焦切,音樵。與憔同。

【莊子·盜跖篇】滿心戚醮。

【註】醮,卒也。 說文(121)

醮字说文解字字源

冠娶禮祭也。[士冠禮。若不醴則醮用酒。三加、凡三醮。鄭曰。酌而無酬酢曰醮。士昏禮。父醮子。命之迎婦。嫡婦則酌之以醴。庶婦使人醮之。酌之以酒。鄭曰。酒不酬酢曰醮。依鄭說、非謂祭也。而許云冠娶禮祭。事屬可疑。詳經文不言祭也。葢古本作冠娶妻禮也。一曰祭也。轉寫有奪與。祭者別一義。不蒙冠婚。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此後世醮祀之始見也。]从酉。焦聲。[子肖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