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步處也。从辵。亦聲。
《字源》形声 从辵,朿声
略說: 金文從「辵」,「朿」聲,《說文》小篆從「亦」聲,是「朿」的訛變。本義是腳印。
38 字
詳解: 金文從「辵」,「朿」聲,與《說文》籀文同。《說文》小篆從「亦」聲,是「朿」的訛變。漢以後基本承襲從「辵」,「亦」聲的寫法。「迹」亦作「蹟」、「跡」。
「迹」的本義是腳印。《說文》:「迹,步處也。从辵,亦聲。」《淮南子.說山》:「足蹍地而為迹。」如《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畫為九州。」《淮南子.齊俗》:「是故鄰國相望,鷄狗之音相聞,而足迹不接諸侯之境,車軌不結千里之外者,皆各得其所安。」
「迹」引申表示痕迹、形迹。《字彙.辵部》:「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如《文選.謝玄暉〈同謝諮議銅雀臺詩〉》:「芳襟染淚迹,嬋媛空復情。」《顏氏家訓.名實》:「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迹,但察之未熟耳。」
「迹」亦表示行迹、行踪。《楚辭.九章.悲回風》:「求介子之所存兮,見伯夷之放迹。」王逸注:「迹,行也。」《呂氏春秋.必己》:「不若相與追而殺之,以滅其迹。」高誘注:「迹,蹤也。」
「迹」表示事迹。如《管子.小匡》:「昔吾先王,周昭王、穆王世法文武之遠迹,以成其名。」《韓非子.難一》:「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使人主過於聽而不悟其失。」「迹」和「績」在表示前人活動留下的事物時意義相近,但「績」往往帶褒義,如「功績」、「豐功偉績」等。而「迹」則較中性,包括「事迹」、「劣迹」等。
「迹」表示追踪。如《墨子.尚賢中》:「然後聖人聽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漢書.季布傳》:「漢求將軍急,迹且至臣家。」顏師古注:「迹,謂尋其蹤迹也。」引申表示跟循,如《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宜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覽其舉措,迹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迹」從追踪義又引申表示探求、考察。如西漢賈誼〈陳政事疏〉:「臣竊迹前事,大抵強者先反。」《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迹漢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存以著其號,亡以顯其魂。」
「迹」還表示正道。《玉篇.辵部》:「迹,理也。」如《楚辭.天問》:「昏微遵迹,有狄不寧。」王逸注:「迹,道也。言人有循闇微之道,為婬妷夷狄之行者,不可以安其身也。」869 字相關漢字: 辵,朿,亦,蹟,跡,績
漢-隸
晉-行
王羲之
晉-草
索靖(傳)
唐-隸
韓擇木
唐-楷
敬客
唐-楷
李邕
唐-楷
顏真卿
唐-楷
張旭(傳)
唐-楷
褚遂良(傳)
唐-行
李邕
唐-行
李世民(傳)
唐-草
懷素
唐-草
孫過庭
宋-行
樓鑰
元-篆
吳叡
元-隸
趙孟頫
元-草
康里巎巎
明-篆
程南雲
明-行
董其昌
明-行
王守仁
明-行
文徵明
清-篆
鄧琰
清-篆
楊守敬
清-隸
徐三庚
清-行
何紹基
近-草
于右任
南北朝-楷
鄭道昭
南北朝-楷
南北朝-楷
蕭顯慶
【酉集下】【辵字部】
〔古文〕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資昔切,音積。
【說文】步處也。
【廣韻】足跡也。
【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迹于鄭。
【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迹。
【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迹。
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迹。
【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迹。
【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迹。
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
【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𨻰迹也。
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
【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
【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迹。
【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
【註】謂求其踪迹。
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
【淮南子·說山訓】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
【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
又循實而考之亦曰迹。
【前漢·功臣表】迹漢功臣。又【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迹得失也。
又風迹,風化之迹也。
【後漢·朱浮傳】頗欲厲風迹。
又迹射,尋迹而射也。《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
又迹人,官名。
【周禮·地官·迹人註】迹之言跡。知禽獸處也。
又與跡同。
【文中子·問易篇】心跡之判久矣。
又與蹟通。
【詩·小雅】念彼不蹟。
【註】謂不循故道也。
又叶卽略切,音爵。
【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迹。
【集韻】或作𨖊、𨒪。
【註】謂循其踪迹。〕 謹照原註循改求。〔【後漢·西域傳】漢有迹射。〕 謹按後漢西域傳無此語,查係王尊傳,今改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 說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