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
拼音suo1
①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衣。~笠。
②用草覆盖。
异体:簑 簔 𠱗 𡔤 𦸏 𫈮 𫈶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サ,サイ,セ;みの
蓑字字源已被关注:15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蓑」的本字是「衰」,原指用草或棕毛編成的防雨用的斗篷及笠帽。後因「衰」字被借作衰弱的「衰」,且久假不歸,為避免歧義,後人乃加注「艸」或「竹」而成「蓑」字或「簑」字。
參見「衰」。91 字相關漢字: 衰,艸,竹,簑
楚-簡
郭店
上博
唐-石
開成石經
宋-印
廣韻
增韻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宋-行
蘇軾
suo1雨具
suo1草名 即龙须草 禾本科 多年生草本 可编雨衣
suo1用草覆盖
sui1[蓑蓑]下垂貌
【申集上】【艸字部】
〔古文〕𠱗𡔤【唐韻】蘇和切,音莎。
【玉篇】草衣也。
【詩·小雅】何蓑何笠。
【傳】蓑所以備雨。
又【韻會】覆也。
【公羊傳·定元年】仲幾之罪,何不蓑城也。
【註】不以蓑苫城也。
又【唐韻古音】初危切,音摧。
【郭璞·山海經註】蓑,辟雨之衣也,音催。
又【集韻】蘇回切,音毸。華蘂下垂貌。
【張衡·南都賦】敷華蘂之蓑蓑。
又蘇煎切,音暹。
【郭璞·山海經贊】江疑所居,風雲是潛。獸有獓𤝱,毛如披蓑。 玉篇(543)
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繁体字转换必应高清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