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厉】的繁体字。

异体:厉 𢋙 ,𬒪

异体:厉 𢋙 ,𬒪

其它释义:越南字释义

读音lẹ敏捷的,快速的。

异体:勵 𫑐

异体:勵 𫑐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ライ,レイ,レツ;はげしい

厲字字源已被关注:1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16

厲字字源百家诸说,厲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字源》形声

 略說: 金文從「厂」,「萬」聲,本義為磨刀石,是「礪」的初文。

27 字

 詳解: 金文從「厂」,「萬」聲,「厂」是「石」的簡省,金文和戰國竹簡亦有直接從「石」,沒有簡省之形(參魯大司徒子仲白匜、《清華簡三.說命中》簡2、《上博竹書三.周易》簡22)。「厲」是「礪」的初文。本義為質地粗糙、堅硬的磨刀石,《說文》:「厲,旱石也。从厂,蠆省聲。𧓽,或不省。」引申有磨礪、整飭、磨練、振奮、嚴厲、猛烈等義。

  金文通假為「萬」,散伯簋:「其厲(萬)年永用」,意謂萬年永遠使用。又用作人名,五祀衛鼎:「厲廼許」,意謂厲於是應許。

  戰國竹簡用作本義,表示磨刀石,《清華簡二.說命中》簡2:「若金,甬(用)隹(惟)女(汝)乍(作)厲。」傳世本《尚書.說命上》作「若金,用汝作礪。」意謂比如金屬,用您為磨刀石。又表示磨練、鍛鍊,《上博竹書四.曹沫之陳》簡38-39:「人之兵不砥厲(礪),我兵必砥厲(礪)。」意謂別人的士兵不鍛鍊,我們的士兵必鍛鍊。又表示嚴厲,《上博竹書六.用曰》簡13:「兇(凶)井(刑)厲政」,意謂凶狠的刑罰,嚴厲的政治。又表示危險,《上博竹書三.周易》簡22:「又(有)厲,利巳(已)。」意謂有危險,利於止步不前(陳鼓應)。

  現代漢語表示劇烈、凶猛的「厲害」,本來寫作「利害」,指好處和壞處,引申有嚴重的意思,因為有利害關繫的事往往比較嚴重,又引申有劇烈、凶猛等意思。由於一般人覺得「利」字的意義和「劇烈」、「凶猛」等義聯繫不起來,所以才以「厲」字來代替它(裘錫圭)。599 字相關漢字: 厂,萬,礪,石,利

厲字字源演变,厲字源流

厲字源流

周-金

西周中期

厲字源流

周-金

西周晚期

厲字源流

漢-石

熹平石經

厲字源流

魏-篆

春秋僖公石經

厲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厲字源流

宋-印

廣韻

厲字源流

宋-印

增韻

厲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厲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厲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厲字书法,厲字写法,厲字图片

厲字源流

漢-隸

厲字源流

晉-楷

王獻之

厲字源流

唐-楷

柳公權(傳)

厲字源流

唐-草

李世民

厲字源流

唐-草

孫過庭

厲字源流

宋-草

趙構

厲字源流

元-楷

趙孟頫

厲字源流

清-篆

鄧琰

厲字源流

清-隸

鄧奎

厲字源流

清-隸

伊秉綬

厲字源流

清-行

何紹基

厲字源流

近-草

潘伯鷹

厲字字源读音,厲字字源字义及厲字常用词组

  • li4磨刀石 后作=礪礪

  • li4磨(使锋利)

  • li4勉励,激励

  • li4振奋

  • li4高;提高

  • li4飞扬;高飞

  • li4靠近;至

  • li4猛,刚烈

  • li4严格;严厉 如:厉行节约;正颜厉色;色厉内荏

  • li4倾危,危险

  • li4灾祸;病疫 后作=癘癘

  • li4恶鬼

  • li4虐害

  • li4涉渗水;也泛指涉水,渡水 后作=濿濿

  • li4水涯

  • li4腰带下垂的部分,用为装饰

  • li4作;为

  • li4熟

  • li4合

  • li4月阳名之一

  • li4通=迾(lie4) 藩界迾

  • li4古代吐谷浑语 桥

  • li4姓

  • lai4春秋时国名 故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

  • lai4通=癩癩

厲字康熙字典字源

【子集下】【厂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正韻】力霽切,𠀤音例。

【說文】旱石也。从厂,蠆省聲。

【徐曰】旱石,麤悍石。

【玉篇】磨石也。

【詩·大雅】取厲取鍛。又磨也。

【左傳·成十六年】秣馬厲兵。

【荀子·性惡篇】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又【說文】嚴也。

【論語】聽其言也厲。又【廣韻】烈也,猛也。

【禮·表記】不厲而威。又【玉篇】危也。

【易·乾卦】厲无咎。又【爾雅·釋詁】厲,作也。

【註】穀梁傳曰:始厲樂矣。

【疏】興作也。

【方言】厲,𠨐,爲也。甌越曰𠨐,吳曰厲。又【玉篇】虐也。

【孟子】厲民以自養也。又【玉篇】上也。

【詩·衞風】在彼淇厲。

【韻會】岸危處曰厲。又【詩·衞風】深則厲。

【註】以衣涉水,由帶以上曰厲。又【周禮·秋官·司厲註】犯政爲惡曰厲。又【爾雅·釋天】月在戌曰厲。又【韻會】醜惡也。

【莊子·天地篇】厲之人夜半生子,恐其似己。又【史記·嚴安傳】民不夭厲。

【註】厲,病也。又【前漢·儒林傳】以厲賢才焉。

【註】師古曰:厲,勸勉之也。又【息夫躬傳】鷹隼橫厲。

【註】師古曰:厲,疾飛也。又【正韻】厲鬼。

【左傳·昭七年】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爲厲。又【正韻】鞶厲,帶重也。

【左傳·桓二年】鞶厲斿纓。又姓。

【廣韻】漢有魏郡太守厲溫。又【集韻】【正韻】𠀤落蓋切,音賴。

【前漢·地理志】厲鄕,故厲國也。

【註】師古曰:厲,讀曰賴。又【史記·范雎傳】漆身爲厲。

【註】厲,音賴。言以漆塗身,而生瘡爲病癩。又【韻會】力孽切【正韻】良薛切,𠀤音列。

【韻會】嚴也。一曰囊垂飾。

【詩·小雅】心之憂矣,如或結之。今兹之正,胡然厲矣。

【左思·蜀都賦】巴姬彈絃,漢女擊節。起西音於促柱,歌江上之𩙂厲。

【註】𩙂厲,歌聲淸越也。


考證:〔【易·乾卦】厲旡咎。〕 謹照原文旡改无。 說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