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極也。从穴。躳聲。
《字源》形声
略說: 本作「竆」,從「穴」,「躳」聲。因為「躳」又作「躬」,故寫作「窮」。本義是極、盡、完結。
44 字
詳解: 本作「竆」,從「穴」,「躳」聲。因為「躳」又作「躬」,故寫作「窮」。出土文獻《郭店簡.唐虞之道》簡2的字形從「宀」從「躳」,「宀」和「穴」兩個偏旁在古文字中常常通用。竹簡中還有從「穴」(或從「宀」)從「身」的字形,亦讀為「窮」,一般認為是「竆」的省形。(參何琳儀)如《郭店簡.老子乙本》簡14「其甬(用)不[宀身](窮)」。
「窮」的本義是極、盡、完結。《說文》:「竆,極也。从穴,躳聲。」如《尚書.微子之命》:「作賓于王家,與國咸休,永世無窮。」《孔傳》:「為時王賓客與時皆美,長世無竟。」「無窮」和「無竟」皆表示無盡、無限。又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窮」引申作動詞,表示到達極盡、尋根究源。如《周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孫子.勢》:「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窮」表示阻塞不通,如《周易.繫辭上》:「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莊子.列御寇》:「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窮閭阨巷」即閉塞不通的狹小胡同。又如成語「日暮途窮」、「窮途末路」。
「窮」亦表示困厄、窘迫。如《論語.衛靈公》:「君子亦有窮乎?」特指不得志,古書中常與「達」相對。如《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莊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飢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郭店簡.窮達以時》亦以「窮」、「達」相對。
「窮」表示貧苦、窮困。《廣雅.釋詁四》:「窮,貧也。」如《管子.揆度》:「田野充則民財足,民財足則君賦歛焉不窮。」《荀子.大略》:「仁義禮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貧,至無有者窮。」參見「貧」。
「窮」表示止息、杜絕。如《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鄭玄注:「不窮,不止也。」《商君書.算地》:「故聖人之治也,多禁以止能,任力以窮詐。」
「窮」作副詞表示最、極端的。如《墨子.天志上》:「故天子者,天下之窮貴也,天下之窮富也。」《漢書.王莽傳下》:「乃始恣睢,奮其威詐,滔天虐民,窮凶極惡。」
「窮」表示理屈、無言以對。《孟子.公孫丑上》:「遁辭知其所窮。」「遁辭」即迴避話題、閃爍其辭。《戰國策.秦策二》:「楚客來使者多健,與寡人爭辭,寡人數窮焉,為之奈何?」鮑彪注:「窮,辭屈也。」
「窮」還表示荒僻、偏遠。如《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放神青雲外,絕迹窮山裏。」北宋蘇軾〈趙清獻公神道碑〉:「窮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識使者。」又如「窮鄉僻壤」。
「窮」通「躬」,表示身體。如《荀子.正名》:「說行則天下正,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俞樾平議:「窮,當讀為躬。白道而冥躬者,明白其道而幽隱其身也。古窮與躬通用。《論語.鄉黨篇》『鞠躬如也』,〈聘禮〉鄭注作『鞠窮』,是其證。」1179 字相關漢字: 竆,穴,躳,躬,宀,身,達,貧
漢-簡
張家山
漢-石
熹平石經
唐-石
開成石經
唐-篆
唐代石刻篆文
宋-印
廣韻
宋-印
增韻
宋-篆
古文四聲韻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漢-簡
張家山
漢-石
熹平石經
唐-石
開成石經
唐-篆
唐代石刻篆文
宋-印
廣韻
宋-印
增韻
宋-篆
古文四聲韻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秦-篆
李斯
秦-隸
睡虎地簡牘
漢-隸
三國-草
皇象(傳)
晉-楷
王羲之
北周-隸
唐-楷
薛稷
唐-楷
張旭(傳)
唐-楷
敬客
唐-楷
褚遂良
唐-楷
歐陽詢
唐-楷
柳公權
唐-楷
顏真卿
唐-行
陸柬之
唐-行
釋懷仁集王羲之
唐-行
褚遂良
唐-行
高正臣
唐-草
李懷琳
唐-草
孫過庭
唐-草
孫過庭(傳)
五代-草
楊凝式
宋-行
蘇軾
宋-行
米芾
宋-草
米芾
元-隸
吳叡
元-草
趙孟頫
元-草
鮮于樞
明-楷
沈度
明-行
文徵明
明-草
張瑞圖
清-隸
陳鴻壽
清-隸
鄭簠
清-隸
楊繩祖
清-隸
黃易
清-楷
趙之謙
秦-篆
李斯
秦-隸
睡虎地簡牘
漢-隸
三國-草
皇象(傳)
晉-楷
王羲之
北周-隸
唐-楷
薛稷
唐-楷
張旭(傳)
唐-楷
敬客
唐-楷
褚遂良
唐-楷
歐陽詢
唐-楷
柳公權
唐-楷
顏真卿
唐-行
陸柬之
唐-行
釋懷仁集王羲之
唐-行
褚遂良
唐-行
高正臣
唐-草
李懷琳
唐-草
孫過庭
唐-草
孫過庭(傳)
五代-草
楊凝式
宋-行
蘇軾
宋-行
米芾
宋-草
米芾
元-隸
吳叡
元-草
趙孟頫
元-草
鮮于樞
明-楷
沈度
明-行
文徵明
明-草
張瑞圖
清-隸
陳鴻壽
清-隸
鄭簠
清-隸
楊繩祖
清-隸
黃易
清-楷
趙之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