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hou3

①兽大声叫:~叫。狮~。

②人在激怒时的呼喊:大~。

③(风、汽笛、大炮等)发出巨大的声响:~鸣。

异体:㖃

异体:㖃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コウ,ク;ほえる

吼字字源已被关注: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4

吼字字源百家诸说,吼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略說: 從「口」,「孔」聲。本義是盛怒的聲音。

19 字

 詳解: 從「口」,「孔」聲。《說文》無「吼」,「吼」是「㖃」的俗體。本義是盛怒的聲音。《說文》:「㖃,厚怒聲。」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字亦作呴,俗作吼。」《集韻.𣆪韻》:「吼,厚怒聲。」如《後漢書.鄧寇列傳》:「至聞(鄧)訓卒,莫不吼號,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清代龔自珍〈贊徑山藏〉:「徑山一疏吼寰中,野燒蒼涼弔達公。」

  「吼」表示動物的鳴叫。如《西京雜記.第一》:「昆明池刻玉石為魚,每至雷雨,魚常鳴吼,鬐尾皆動。」《世說新語.雅量》:「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

  「吼」亦表示風、雷等的巨大聲響。如唐代李白〈遠別離〉:「雲憑憑兮欲吼怒,堯舜當之亦禪禹。」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佛教以「獅子吼」比喻佛法威嚴,指其能震懾其他外道邪說,猶如獅子大吼,使百獸降伏一般。《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演法無畏,猶如師子吼。」如唐代劉禹錫〈送鴻舉游江西〉:「與師相見便談空,想得高齋獅子吼。」南宋楊萬里〈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贈詩之韻〉:「詩流倡和秋蟲鳴,僧房問答獅子吼。」

  至北宋年間,蘇軾因好友陳慥(字季常)好談佛法,又畏妻,因作〈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借佛家語「獅子吼」取笑陳慥。後人便以「獅子吼」、「河東獅」等比喻兇悍、善妒的妻子,如清代趙翼〈西岩招同沈既堂王夢樓兩前輩燕集〉:「閫政嚴或跪請咎,君家伉儷無獅吼。」635 字相關漢字: 口,孔,㖃

吼字字源演变,吼字源流

吼字源流

宋-印

廣韻

吼字源流

宋-印

增韻

吼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吼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吼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吼字书法,吼字写法,吼字图片

吼字源流

隋-楷

丁道護

吼字源流

唐-行

李邕

吼字字源读音,吼字字源字义及吼字常用词组

  • hou3人因愤怒或情绪激动而大声呼喊

  • hou3兽类大声鸣叫

  • hou3虹的俗名之一

  • hou3传说中的一种形状像兔的怪兽名

  • hou3方言 呼唤(人)

吼字康熙字典字源

【丑集上】【口字部】 【廣韻】呼后切【集韻】【韻會】【正韻】許后切,𠀤音㸸。

【玉篇】牛鳴也。

【增韻】虓聲。

【後漢·童恢傳】一虎低頭閉目,狀如震懼,卽時殺之,其一視,恢鳴吼踊躍自奮。

【梵書·大智論】辟如獅子,百獸之王,爲小蟲吼,則爲衆所笑。

【玉篇】亦作吽。

【廣韻】亦作呴。

 又【廣韻】呼𠼇切【集韻】【韻會】【正韻】許𠋫切,𠀤音蔲。

【廣韻】聲也。

 又【集韻】【類篇】厚怒聲。本作㖃。○按《玉篇》《廣韻》吼、㖃分載,音義各別。《集韻》《類篇》非。


考證:〔【後漢·童恢傳】一虎低頭閉目,狀如震懼,卽時殺之,其一視,恢鳴吼𠳀躍自奮。〕 謹照原文𠳀躍改踊躍。 玉篇(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