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liao1。

①掀起:~起衣襟。~起头发。

②用手舀着洒水:先~水后扫地。

㈡拼音liao2。挑弄,引逗:~拨。~乱(纷乱,如“眼花~~”。亦作“缭乱”)。春色~人。

异体:𢸘 𢿞

异体:𢸘 𢿞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リョウ,ロウ;

撩字字源已被关注: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3

撩字字源百家诸说,撩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理之也。从手。尞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手」,「尞」聲。本義是整理。

16 字

 詳解: 從「手」,「尞」聲。本義是整理。《說文》:「撩,理也。从手,尞聲。」如北周庾信〈夢入堂內〉詩:「畫眉千度拭,梳頭百遍撩。」《敦煌變文集.燕子賦》:「卒客無卒主人,暫坐撩治家常。」

  「撩」表示以手取物、撥弄。《玉篇.手部》:「撩,手取物。」如《北齊書.陸法和傳》:「凡人取果,宜待熟時,不撩自落。」北宋梅堯臣〈細雨樵行〉:「風吹鬢髮不及撩,鴉翅卷起蠆尾翹。」

  「撩」也表示招引、逗引。如北宋蘇軾〈牡丹和韻〉:「撩理鶯情趣,留連蝶夢魂。」明代湯顯祖《牡丹亭.尋夢》:「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麼低就高來粉畫垣,元來春心無處不飛懸。」

  「撩」表示雜亂、紛亂。如唐代韋應物〈答重陽〉:「坐使驚霜鬢,撩亂已如蓬。」北宋王安石〈臺城寺側獨行〉:「春山撩亂水縱橫,籬落荒畦草自生。」

  「撩」表示提起、掀起。如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手撩著衣袂,大踏步走至跟前。」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4回:「玄德聞言,撩衣一躍,躍上馬背,飛走下山,復馳騁而上。」

  「撩」還表示拋擲、丟。如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七》:「這五百兩不撩在水裏了?似此做生意,幾時能勾掙得好日回家?」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我那時還小,拿了來也不當什麼,便撩在箱子裏。」524 字相關漢字: 手,尞

撩字字源演变,撩字源流

撩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撩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撩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撩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撩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撩字书法,撩字写法,撩字图片

撩字源流

唐-楷

撩字源流

清-楷

金農

撩字字源读音,撩字字源字义及撩字常用词组

  • liao2料理

  • liao2纷乱

  • liao2取;用手取物

  • liao2挑弄;拨弄

  • liao2揣度;估计

  • liao3挖掘;开挖 如:撩壕

  • lao4捞取 也作=撈撈

  • liao1揭起;掀起

  • liao1用手舀水浇洒 如:往后脑勺上撩了几把水;在田里撩把水洗洗手

  • liao4扔,=撂撂

撩字康熙字典字源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聊。

【說文】理也。一曰取物也。攏取物爲撩。

 又挑弄也。

【魏志·龎德傳】但持長矛撩戰。

【韓愈詩】猿鳥莫相撩。

 又【集韻】力弔切,音料。亦取也。

【詩·小雅·烝然汕汕傳】汕汕,樔也。

【箋】樔者,今之撩罟也。

 又【唐韻】【正韻】盧鳥切【集韻】【韻會】朗鳥切,𠀤音了。義同。又扶也。

 又【集韻】郞到切,勞去聲。同撈。亦取物也。

 又魯晧切,音老。義同。本作撩。撩字从𤊽。 說文(121)

撩字说文解字字源

理之也。[之字依玄應書卷十五補。下云謂撩捋整理也。今多作料量之料。通俗文曰。理亂謂之撩理。]从手。尞聲。[洛蕭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