閧
㈠拼音hong4。古同【哄】,喧闹。
㈡拼音xiang4。古同【巷】,街巷;胡同。
异体:𬮢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コウ,ゴウ;とき {"法務省戸籍法関連通達・通知": ["鬨", "巷", "鬨"]}
閧字字源已被关注:3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9
唐-石
開成石經
宋-印
廣韻
增韻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明-草
韓道亨
hong4同=鬨鬨
xiang4同=巷 胡同巷
【戌集上】【門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貢切,音哄。
【廣韻】兵鬭也。
【集韻】鬭聲。
【孟子】鄒與魯閧。
【博雅】閧,鬭也。
【釋文】胡貢反。
又【廣韻】胡絳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降切,𠀤音巷。義同。
又【集韻】與𨞠同。
【說文·𨞠字註】里中道也。或作𨜕巷衖。
又姓。
【韻會】毛氏曰:當作鬨,从鬥从共。鬥音鬭,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廣韻云,今與門戸字同,其實非也。
【正韻】孟子,鄒與魯鬨。揚子,一鬨之市。皆有兩音,後人傳寫,誤从門。今塲屋中,用孟子揚子,及經史中假借字,姑从門,其餘宜依本文。
【廣韻】俗作闀。 博雅(232)
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繁体字转换必应高清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