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
拼音chai2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豺狗”):~狼。
异体:犲 𤝦 𤞗 𤠌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サイ,ザイ;やまいぬ
豺字字源已被关注:2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0
《說文》狼屬。狗聲。从豸。才聲。
《字源》形声
秦-簡
睡虎地
龍崗
唐-石
開成石經
宋-印
廣韻
增韻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三國-草
皇象(傳)
元-楷
趙孟頫
元-草
鄧文原
明-草
王守仁
宋克
清-篆
吳大澂
近-楷
鄭孝胥
chai2兽名,俗称豺狗 也作=犲 犬科动物 形似狼,较瘦小,吠声如犬 毛色赤棕或灰黄,尾末端黑色,腹部和喉白色 性贪残,好群居,常集体攻击人畜,危害甚大犲
【酉集中】【豸字部】 【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牀皆切,𠀤音儕【爾雅·釋獸】豺,狗足。
【疏】豺,貪殘之獸。
【說文】狼屬。
【急就篇·顏師古註】豺,深毛而狗足。
【正字通】豺,長尾,白頰,色黃。陸佃云俗云: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棘。
【詩·小雅】投𢌿豺虎。
【疏】豺虎食人。
【禮·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獸。
【干祿字書】與犲通。 說文(121)
狼屬。狗聲。[釋獸曰。豺、狗足。許云狗聲。似許長。其聲如犬。俗𧦝豺狗。]从豸。才聲。[士皆切。古音在一部。當入咍韵。]
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繁体字转换必应高清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