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hen2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亦泛指斑迹:~印。~迹。~瘕(疤痕。喻曾犯有罪案的人)。伤~。泪~。裂~。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コン,ギン,ゴン;あと

痕字字源已被关注:2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痕字字源百家诸说,痕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胝瘢也。从𤕫。㫐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疒」,「艮」聲。本義是傷疤、疤痕,後泛指事物留下的印迹、痕迹。

33 字

 詳解: 從「疒」,「艮」聲。本義是傷疤、疤痕。《說文》:「痕,胝瘢也。从疒,艮聲。」如《三國志.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孫)權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權手自指其創痕,問以所起。」《通典.邊防九》:「太武真君九年,遣使朝獻,并送幻人,稱能割人喉脈令斷,擊人頭令骨陷,皆血出淋漓,或數升,或盈斗,以草藥內其口中,令嚼咽之,須臾血止,養瘡一月復常,又無痕瘢。」

  「痕」又泛指事物留下的印迹、痕迹。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痕,今用為凡物痕迹字。」如《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北宋蘇軾〈滿江紅.懷子由作〉:「衣上舊痕餘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303 字相關漢字: 疒,艮

痕字字源演变,痕字源流

痕字源流

宋-印

廣韻

痕字源流

宋-印

增韻

痕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痕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痕字书法,痕字写法,痕字图片

痕字源流

宋-行

蘇軾

痕字源流

明-行

唐寅

痕字源流

明-草

宋美圭

痕字源流

明-草

文徵明

痕字源流

明-草

徐渭

痕字源流

清-隸

孫均

痕字源流

清-行

何紹基

痕字源流

近-行

潘伯鷹

痕字字源读音,痕字字源字义及痕字常用词组

  • hen2伤疤

  • hen2瘢痕

  • hen2迹印

  • gen4肿

痕字康熙字典字源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戸恩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恩切,𠀤音鞎。

【說文】胝瘢也。

【玉篇】瘢痕也。

【趙壹·疾世刺邪賦】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索其瘢痕。

 又凡物有迹者皆曰痕,如啼痕,苔痕,水痕,墨痕之類。

 又【集韻】五斤切,音垠。

【博雅】腫也。

 又古恨切,音艮。腫病。 說文(121)

痕字说文解字字源

胝瘢也。[胝瘢謂胝之傷。肉部腄下云。瘢胝也。與此同義。胝下云。腄也。則不必傷者也。按今義與此亦異。皆逐末而忘本也。韵會無胝字。]从𤕫。㫐聲。[戶恩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