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wei3

①芡(一种草本植物)的茎。

②姓。

异体:蒍 𫇭

异体:蒍 𫇭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イ,カ,ガ,キ,ケ;

蔿字字源已被关注:1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3

蔿字字源百家诸说,蔿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艸也。从艸。爲聲。

蔿字字源演变,蔿字源流

蔿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蔿字源流

宋-印

廣韻

蔿字源流

宋-印

增韻

蔿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蔿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蔿字字源读音,蔿字字源字义及蔿字常用词组

【康熙字典】

注音一式
【ㄨㄟˇ】
漢語拼音
【wěi】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韋委切,音蘤。

【正韻】於鬼切,音洧。草也。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子玉復治兵于蔿。

 又姓。

【潛夫論】楚蔿氏皆芊姓也。

【說文】晉大夫蔿伯。

 又于蔿,歌名。唐魯山令元德秀所作。

 又【類篇】呼瓜切,音花。

【博雅】蔿譌譁也。

 又【集韻】驅爲切,音虧。

【揚子·方言】楚、鄭謂獪曰蔿。

 又吾禾切,音吪。草名。

蔿字康熙字典字源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韋委切,音蘤。

【正韻】於鬼切,音洧。草也。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子玉復治兵于蔿。

 又姓。

【潛夫論】楚蔿氏皆芊姓也。

【說文】晉大夫蔿伯。

 又于蔿,歌名。唐魯山令元德秀所作。

 又【類篇】呼瓜切,音花。

【博雅】蔿譌譁也。

 又【集韻】驅爲切,音虧。

【揚子·方言】楚、鄭謂獪曰蔿。

 又吾禾切,音吪。草名。 說文(121)

蔿字说文解字字源

艸也。[晉有士蔿。楚有蔿姓。]从艸。爲聲。[于委切。古音在十七部。大徐引唐韵于鬼切。鬼字恐誤。左傳蔿薳錯出。薳卽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