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尴】的繁体字。

异体:尴

异体:尴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カン,ケン;

尷字字源已被关注:2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4

尷字字源百家诸说,尷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略說: 從「尢」,「監」聲。「尷尬」是連綿詞,形容行走姿勢歪邪不正。

30 字

 詳解: 從「尢」,「監」聲。「尷尬」是連綿詞,本作「尲尬」,《說文》:「尲,不正也。」段玉裁改為:「尲,尲尬,行不正也。」注云:「各本奪尲尬二字,今依全書通例補。又補行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字俗作尷。」

  「尷尬」形容行走姿勢歪邪不正,引申表示行為不端正、鬼鬼祟祟。如《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這個開酒店的漢字又尷尬,也是鬼了!」《水滸傳》第10回:「卻才有個東京來的尷尬人,在我這裏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

  「尷尬」後來多表示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使人困窘。如元代王伯成《哨遍.贈長春宮雪庵學士》套曲:「謾贏得此身良苦,家私分外,活計尷尬。」《西遊記》第23回:「既然幹得家事,你再去與你師父商量商量看,不尷尬,便招你罷。」

  「尷尬」又作「不尷尬」或「不尷不尬」,「不」是助詞,不表義。如《初刻拍案驚奇》卷17:「這裡知觀正待進房,只聽得本家門首鑼響,曉得不尷尬,驚得魂不附體,也不及開一句口,掇轉身往外就走。」《紅樓夢》第90回:「(薛蝌)及見了寶蟾這種鬼鬼祟祟,不尷不尬的光景,也覺了幾分。」參見「尬」。458 字相關漢字: 尢,監,不,尬

尷字字源演变,尷字源流

尷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尷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尷字字源读音,尷字字源字义及尷字常用词组

  • gan1[尷尬]也作“=尲尬”、“尷𡯰” 1.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 2.神色不正常;鬼鬼祟祟 3.不安全;危险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