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無】的简体字。拼音wu2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异体:亡 無 㷻 𠘩 𭴾 𭴿 ⽆

异体:亡 無 㷻 𠘩 𭴾 𭴿 ⽆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ム,ブ,ボ,モ;ない

无字字源已被关注: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3

无字字源百家诸说,无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奇字無也。通於元者。虛无道也。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 《字源》异体 無

  • 《字源》异体 無

无字字源演变,无字源流

无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无字源流

秦-簡

嶽麓書院

无字源流

漢-石

熹平石經

无字源流

東漢-篆

說文解字

无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无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无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无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无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无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无字书法,无字写法,无字图片

无字源流

漢-隸

无字源流

晉-隸

无字字源读音,无字字源字义及无字常用词组

  • 同=無無

无字康熙字典字源

【卯集下】【无字部】

〔古文〕𠑶【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无咎。

【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無)〔古文〕𣟒𣚨𠘩【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

【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說文(121)

无字说文解字字源

奇字無也。[謂古文奇字如此作也。今六經惟易用此字。]通於元者。[元俗刻作无。今依宋本正。禮運曰。是謂合莫。注引孝經說曰。上通元莫。正義云。上通元莫者、孝經緯文。言人之精靈所感。上通元氣寂寞。引之者證莫爲虛無也。正本元字作无。謂虛無寂寞。義或然也。按此注疏今本譌誤不可讀。而北宋本可據正。疏正本字當是定本之誤。謂鄭引上通元莫、顏師古定本作无莫也。依許云通於元者、虛无道也。則孝經緯必作元莫矣。葢其義謂上通元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毌於一。]虛无道也。[謂虛无之道上通元氣寂寞也。玉篇曰。无、虛无也。奇字之无與篆文之?義乃微別。許說其義。非僅說其形也。]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此稱王育說又无之別一義也。亦說其義。非說其形。屈猶傾也。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見列子及素問。天傾西北者、謂天體不能正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