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zhu3(音主)

①用丝绵装衣服。

②囊袋。

③古同【储】,贮藏。

④古代覆盖棺材的红布:~幕。

㈡chu3(音楚)。姓。

异体:禇 𧝙

异体:禇 𧝙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シャ,チョ;おおい,たれぎぬ,ふくろ,わたいれ

褚字字源已被关注:10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8

褚字字源百家诸说,褚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卒也。从衣。者聲。一曰裝也。

  • 《字源》形声

 略說: 金文從「衣」,「者」聲,與小篆同。本義為紅褐色的衣服,因古時士卒常穿褚衣,故引申為士兵之稱呼。今常用作姓氏。

54 字

 詳解: 金文從「衣」,「者」聲,與小篆同。本義為紅褐色的衣服。《說文》:「褚,卒也。從衣,者聲。」徐灝注:「卒謂之褚者,因其着褚衣而名之也。」「褚衣」即「赭衣」,紅褐色衣服。古時士兵穿着紅褐色的衣服,因而士兵又稱為「褚」。《方言》:「楚東海之間……卒謂之弩父,或謂之褚。」郭璞注:「言衣赤也。」

  「褚」又指絲綿衣服,《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顏師古注:「以綿裝衣曰褚,上中下者綿多少薄厚之差也。」「褚衣」即綿衣,上褚、中褚和下褚的分別在於衣服的絲綿數量的多少,絲綿愈多,衣服愈厚。又可解作袋、囊。《集韻.語韻》:「褚,囊也。」《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全句指袋小不可裝大東西,井繩短不可以汲取深井裏的水。

  金文用作人名,八年新城戈:「冶褚」,即鑄造這把戈的工匠名褚。

  漢竹書「褚」通「貯」,用作儲蓄之意。《馬王堆.十問》簡47:「氣將褚(貯)。」即真氣將得到貯存。古書「褚」亦通「貯」,儲藏、儲蓄之意。《左傳.襄公三十年》:「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預注:「褚,畜也。」洪亮吉《春秋左傳詁》:「貯、褚古字通。高誘《呂覽注》引此即作『貯』。」

  漢帛書借「褚」為「緒」。《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明君》第445行:「已而大君非壹(一)褚(緒)輿邦而積於兵者」,「一緒」即一事、一是。全句指後來的君主沒有專心一意在其國家並聚集其軍隊。

  「褚」又用於姓氏,漢印有褚成、褚延年等;歷代褚姓名人,如西漢時補述《史記》的褚少孫、唐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褚遂良等。660 字相關漢字: 衣,者,貯,緒

褚字字源读音,褚字字源字义及褚字常用词组

  • zhe3古代对士兵的称呼

  • zhu3用丝绵装衣服

  • zhu3囊,袋

  • zhu3覆盖棺材的红色布幕

  • zhu3通=貯 储藏貯

  • chu3姓

褚字康熙字典字源

【申集下】【衣字部】 【唐韻】張呂切【集韻】展呂切,𠀤音貯。裝衣也。

【類篇】囊也。

【前漢·南粤王趙佗傳】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遺王。

【師古曰】以綿裝衣曰褚。

 又蓄也。

【左傳·襄三十年】取我衣冠而褚之。

 又覆棺之物。

【禮·檀弓】褚幕丹質。

【註】以丹幕爲褚。

 又【廣韻】丑呂切,音楮。

【集韻】制衣也。

 又姓。

【潛夫論】褚師氏,皆鄭姬姓也。

【通志·氏族略】褚氏卽褚師氏,漢梁相褚大,元成間有褚先生少孫,𠀤以儒學稱。又【集韻】止野切,音者。衣赤也。

【揚子·方言】卒謂之褚。 唐韻(751)

褚字说文解字字源

卒也。[方言云。卒或謂之褚是也。郭云。言衣赤褚。音赭。]从衣。者聲。[丑吕切。五部。]一曰裝也。[裝各本作製。誤。今依玉篇、廣韵正。左傳。鄭賈人將寘荀罃褚中以出。此謂衣裝也。凡裝綿曰著。丑吕切。其字當作褚。小正。七月灌荼。灌、聚也。荼、萑葦之秀。爲將褚之也。褚之者、裝衣也。將各本作蔣。字之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