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pi1。

①用刀斧或强力破开:~杀。~刺。~成两半。

②雷电击坏或击毙:天打雷~。

③冲着,正对着:~头盖脑。

④两个斜面合成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的简单机械,刀、斧、楔子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属于这一类(亦称“尖劈”)。

㈡拼音pi3。

①分开:~柴。~成三股。

②分裂,使从原物上分开:把菜帮儿~下来。

③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叉。

异体:𨐯

异体:𨐯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ヘキ,ヒャク;さく,つんざく

劈字字源已被关注:6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4

劈字字源百家诸说,劈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破也。从刀。辟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刀」,「辟」聲,本義為用刀、斧等破開。

21 字

 詳解: 從「刀」,「辟」聲,本義為用刀、斧等破開。《說文》:「破也。从刀,辟聲。」 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有感而作〉:「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劈」可表示裂開。唐張孜〈雪詩〉:「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劈」也可表示沖着。《水滸傳》第41回:「忽見江面上一隻船,水底下早鑽過一個人,把黃文炳劈腰抱住,攔頭揪起,扯上船來。船上那個大漢早來接應,便把麻索綁了。」181 字相關漢字: 刀,辟

劈字字源演变,劈字源流

劈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劈字源流

宋-印

廣韻

劈字源流

宋-印

增韻

劈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劈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劈字字源读音,劈字字源字义及劈字常用词组

  • pi1用刀、斧等破开;割开

  • pi1冲着;正对着

  • pi1雷电毁坏或击毙 如:天打雷劈;这棵树遭雷劈了

  • pi1指两斜面合成的助力器械 又称“楔”

  • pi1剖析;分辨

  • pi3分开;裂开

  • pi3方言 说

劈字康熙字典字源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歷切,𠀤音霹。

【說文】破也。从刀,辟聲。

【玉篇】裂破也。

【廣韻】割也。

【集韻】分也。 說文(121)

劈字说文解字字源

破也。[此字義與副近而不同。今字用劈爲副。劈行而副廢矣。劈與副古經有相通者。大宗伯疈辜祭。疈在一部。故書疈爲罷。大鄭釋爲披磔牲以祭。罷披破同十七部。劈在十六部。此其音義相通之證也。考工記假薜爲劈。注云。薜、破裂也。又或假擘爲之。張衡賦云分肌擘理是也。]从刀。辟聲。[普擊切。十六部。]